江樓舊感

江樓舊感朗讀

獨上江樓思渺然,月光如水水如天。

同來望月人何處?風景依稀似去年。

江樓舊感譯文及註釋

譯文

我獨自一人來到這江邊的高樓,我思緒紛然好像有滿腹的憂愁。

我看見月光就像是水一般流淌,流淌的水又像是天空茫茫悠悠。

我還記得我們曾經一同來望月,而如今同來的你們又在哪勾留?

要知道這江樓水光相接的風景,和去年所見一樣幽美一樣輕柔。

註釋

江樓:江邊的小樓。感舊:感念舊友舊事。

思渺然:思緒悵惘。渺(miǎo)然:悠遠的樣子。

依稀:彷彿;好像。

江樓舊感創作背景

  這首詩具體創作年代已不詳,據清人所輯本事,這首詩作於作者趙嘏進士落第東歸返鄉之後。在一個風平浪靜的夜晚,詩人獨自登上瀕臨江邊的一座樓上,眺望江上月夜的美景,進而想起去年與友人同賞的情形,興發出物是人非之感,遂作此詩。

參考資料:

1、餘建忠.中國古代名詩詞譯賞:雲南大學出版社,2011:254

2、孫育華.唐詩鑑賞辭典:北京燕山出版社,1996:804-805

江樓舊感鑑賞

  此詩是唐人趙嘏的作品,原瀋陽師範學院中文系教授徐竹心先生認為:這是一首情味雋永、淡雅洗煉的好詩。

  在一個清涼寂靜的夜晚,詩人獨自登上江邊的小樓。“獨上”,透露出詩人寂寞的心境;“思渺然”三字,又形象地表現出他那凝神沉思的情態。而對於詩人在夜闌人靜的此刻究竟“思”什麼的問題,詩人並不急於回答。第二句,故意將筆移開去從容寫景,進一層點染“思渺然”的環境氣氛。登上江樓,放眼望去,但見清澈如水的月光,傾瀉在波光盪漾的江面上,因為江水是流動的,月光就更顯得在熠熠閃動。“月光如水”,波柔色淺,宛若有聲,靜中見動,動愈襯靜。詩人由月而望到水,只見月影倒映,恍惚覺得幽深的蒼穹在腳下浮湧,意境顯得格外幽美恬靜。整個世界連同詩人的心,好像都溶化在無邊的迷茫恬靜的月色水光之中。這一句,詩人巧妙地運用了疊字迴環的技巧,一筆包蘊了天地間景物,將江樓夜景寫得那麼清麗絕俗。這樣迷人的景色,一定使人盡情陶醉了吧。然而,詩人卻道出了一聲聲低沉的感喟:“同來望月人何處?風景依稀似去年。”“同來”與第一句“獨上”相應,巧妙地暗示了今昔不同的情懷。原來詩人是舊地重遊。去年也是這樣的良夜,詩人結侶來遊,憑欄倚肩,共賞江天明月,那是非常歡快的。曾幾何時,人事蹉跎,昔日伴侶不知已經飄泊何方,而詩人卻又輾轉隻身來到江樓。面對依稀可辨的風物,縷縷懷念和悵惘之情,正無聲地啃齧著詩人孤獨的心。寫到這裡,詩意豁然開朗,篇首“思渺然”的深遠意蘊得到充分展示,詩人江樓感舊的旨意也就十分清楚了。

  短小的絕句律詩,一般不宜寫得太實,而應“實則虛之”,這才會有餘情餘味。這首詩,詩人運筆自如,賦予全篇一種空靈神遠的藝術美,促使讀者產生無窮的聯想。詩中沒有確指登樓的時間是春天還是秋天,去年的另一“望月人”是男還是女,是家人、情人還是朋友,“同來”是指點江山還是互訴情衷,離散是因為世亂飄蕩還是情有所阻,這一切都隱藏在詩的背後。只有充分發揮想象,才能充分領略這首小詩的幽韻和醇美。

趙嘏

趙嘏 , 字承佑, 楚州山陽(今江蘇省淮安市楚州區)人, 約生於憲宗元和元年(806). 年輕時四處遊歷, 大和七年預省試進士下第, 留寓長安多年, 出入豪門以幹功名, 其間似曾遠去嶺表當了幾年幕府。 後回江東, 家於潤州(今鎮江). 會昌四年進士及第, 一年後東歸。 會昌末或大中初復往長安, 入仕為渭南尉。 約宣宗大中六、七年(852、853)卒於任上。 存詩二百多首, 其中七律、七絕最多且較出色。 ...

赵嘏朗讀
()

猜你喜歡

萬葉如花,憑誰占斷,亂鴉無數。西陂舊主,是承平位槐府。

風流偶點營邱筆,便無限秋光疑住。想一門大雅,蘭揮重起,韻事如許。

()

晚風寒。曉雲殘。雨歇棠花春館閒。指烏蠻。指烏蠻。

千折墊江流馳吳越間。

()

冷落虛堂。恨閒庭桃李,也趁春光。敲月銅鋪,飄燈珠箔,而今都是思量。

幽砌苔痕自綠,簾空捲、塵滿胡床。恁淒涼。算無多歲月,負了西窗。

()

記瓊簫紫峒,玉貌珠喉,共引離尊。曉月窺冰井,正雲帆待發,霞袂輕分。

酒邊散愁無計,桃葉倚桃根。指鬱水漓波,舊紅新黛,同是銷魂。

()
釋函可 : 秋月四首 其一

碧天湛湛自孤身,淡寂何言一倍親。此是山樓舊相得,眼中無復嶺南人。

()
李巨集 : 登江樓

三江會合水交流,擁抱嵐光送客舟。

只與寄詩身不到,老人可是負江樓。

()
鄭孝胥 : 江樓

當年若有感,含意苦難寫。何事更銷魂,江樓獨吟者。

()
崔湜 : 江樓夕望

試陟江樓望,悠悠去國情。楚山霞外斷,漢水月中平。

公子留遺邑,夫人有舊城。蒼蒼煙霧裡,何處是鹹京。

()
許渾 : 江樓夜別

離別奈情何,江樓凝豔歌。蕙蘭秋露重,蘆葦夜風多。

深怨寄清瑟,遠愁生翠蛾。酒酣相顧起,明月棹寒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