委綬來名山,觀奇恣所停。山中若有聞,言此不死庭。
遂逢五老人,一謂西嶽靈。或聞樵人語,飛去入昴星。
授我出雲路,蒼然凌石屏。視之有文字,乃古黃庭經。
左右長鬆列,動搖風露零。上蟠千年枝,陰虯負青冥。
下結九秋霰,流膏為茯苓。取之砂石間,異若龜鶴形。
況聞秦宮女,華髮變已青。有如上帝心,與我千萬齡。
始疑有仙骨,煉魂可永寧。何事逐豪遊,飲啄以羶腥。
神物亦自閟,風雷護此扃。欲傳山中寶,回策忽已暝。
乃悲世上人,求醒終不醒。
罷秩後入華山採茯苓逢道者。唐代。李益。 委綬來名山,觀奇恣所停。山中若有聞,言此不死庭。遂逢五老人,一謂西嶽靈。或聞樵人語,飛去入昴星。授我出雲路,蒼然凌石屏。視之有文字,乃古黃庭經。左右長鬆列,動搖風露零。上蟠千年枝,陰虯負青冥。下結九秋霰,流膏為茯苓。取之砂石間,異若龜鶴形。況聞秦宮女,華髮變已青。有如上帝心,與我千萬齡。始疑有仙骨,煉魂可永寧。何事逐豪遊,飲啄以羶腥。神物亦自閟,風雷護此扃。欲傳山中寶,回策忽已暝。乃悲世上人,求醒終不醒。
李益(約750—約830), 唐代詩人,字君虞,祖籍涼州姑臧(今甘肅武威市涼州區),後遷河南鄭州。大曆四年(769)進士,初任鄭縣尉,久不得升遷,建中四年(783)登書判拔萃科。因仕途失意,後棄官在燕趙一帶漫遊。以邊塞詩作名世,擅長絕句,尤其工於七絕。 ...
李益。 李益(約750—約830), 唐代詩人,字君虞,祖籍涼州姑臧(今甘肅武威市涼州區),後遷河南鄭州。大曆四年(769)進士,初任鄭縣尉,久不得升遷,建中四年(783)登書判拔萃科。因仕途失意,後棄官在燕趙一帶漫遊。以邊塞詩作名世,擅長絕句,尤其工於七絕。
逢道者。張蠙。逢道者。 縱意出山無遠近,還如孤鶴在空虛。昔年親種樹皆老,此世相逢人自疏。野葉細苞深洞藥,巖蘿閒束古仙書。只尋隱跡歸何處,方說煙霞不定居。
逢道者神和子。王轂。逢道者神和子。 珍重神和子,聞名五十年。童顏終不改,綠髮尚依然。酒裡消閒日,人間作散仙。長生如可慕,相逐隱林泉。
送盧拾遺歸華山。徐夤。送盧拾遺歸華山。 紫殿諫多防佞口,清秋假滿別明君。惟憂急詔歸青瑣,不得經時臥白雲。千載茯苓攜鶴劚,一峰仙掌與僧分。門前舊客期相薦,猶望飛書及主文。
送枝江秦長官罷秩。鄭文寶。送枝江秦長官罷秩。 眾論才名外,親人似古人。官嫌容易達,家愛等閒貧。解印詩權在,移風澤國春。政聲交不得,慚見數鄉民。
和郭逢道韻。辛棄疾。和郭逢道韻。 君家富貴有汾陽,只要文章光焰長。莫為梅花費詩句,細思丹桂是天香。
和郭逢道韻。辛棄疾。和郭逢道韻。 棗樹平生嘆子陽,裡歌雖短意偏長。東家昨夜梅花發,愧我分他一半香。
送趙寺丞罷秩遊青城山。張詠。送趙寺丞罷秩遊青城山。 公餘長閉目,只是老心情。聞道尋山去,連忙出戶迎。好峰須到頂,靈蹟要知名。回日從容說,餘將少解酲。
九華山。孔武仲。九華山。 扁舟重過九青蓮,極目空明思浩然。可是畫工煩刻畫,只因山骨偶枝駢。風高迥認龍騰海,雲散初疑劍插天。剩採太湖嵌孔石,南窗排列佇飛仙。
綠陰啼鳥,陽關未徹早催歸。歌珠悽斷累累。回首海山何處,千里共襟期。嘆高山流水,絃斷堪悲。
中心悵而。似風雨、落花知。更擬停雲君去,細□陶詩。見君何日,待瓊林、宴罷醉歸時。人爭看、寶馬來思。
婆羅門引(用韻別郭逢道)。辛棄疾。婆羅門引(用韻別郭逢道)。 綠陰啼鳥,陽關未徹早催歸。歌珠悽斷累累。回首海山何處,千里共襟期。嘆高山流水,絃斷堪悲。中心悵而。似風雨、落花知。更擬停雲君去,細□陶詩。見君何日,待瓊林、宴罷醉歸時。人爭看、寶馬來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