感皇恩·七十古來稀

感皇恩·七十古來稀朗讀

七十古來稀,人人都道。不是陰功怎生到。鬆姿雖瘦,偏耐雲寒霜曉。看君雙鬢底,青青好。樓雪初晴,庭闈嬉笑。一醉何妨玉壺倒。從今康健,不用靈丹仙草。更看一百歲,人難老。

辛棄疾

辛棄疾(1140-1207),南宋詞人。原字坦夫,改字幼安,別號稼軒,漢族,歷城(今山東濟南)人。出生時,中原已為金兵所佔。21歲參加抗金義軍,不久歸南宋。歷任湖北、江西、湖南、福建、浙東安撫使等職。一生力主抗金。曾上《美芹十論》與《九議》,條陳戰守之策。其詞抒寫力圖恢復國家統一的愛國熱情,傾訴壯志難酬的悲憤,對當時執政者的屈辱求和頗多譴責;也有不少吟詠祖國河山的作品。題材廣闊又善化用前人典故入詞,風格沉雄豪邁又不乏細膩柔媚之處。由於辛棄疾的抗金主張與當政的主和派政見不合,後被彈劾落職,退隱江西帶湖。 ...

辛弃疾朗讀
()

猜你喜歡

趙善扛 : 感皇恩

七十古來稀,吾生已半。莫把身心自縈絆。據他緣分,且憑隨時消遣。但知逢酒飲,逢花看。
林泉有約,風光無限。日上花梢起來晚。芒鞋竹杖,信步水村山館。更尋三兩個,清閒伴。

()
程大昌 : 感皇恩

措大做生朝,無他珍異。填個曲兒為鼓吹。古來龍馬,曾獻河圖真數。羲黃緣得此,齊元氣。

我向如今,職名升賜。地在天宮正東序。當初真本,到此或容披覷。這回錯綜處,堪詳敘。

()
程大昌 : 感皇恩

七十在前頭,難言未老。只是中間有些好。_雲雖瘦,未有一根華皓。都緣心地靜,無憂惱。

此際生朝,梅花獻笑。似向天邊得新報。孫枝秀雅,已掛恩袍春草。定從歡喜處,添年考。

()
程大昌 : 感皇恩(生朝)

七十有三番,掛弧門首。此事從來信希有。新來仕路,誇說一般高手。肯從清要地,拋簪綬。

何許分花,伊誰送酒。得開口時且開口。無煩無惱,也沒期程奔走。但能安此樂,夷然壽。

()

入夜月華清,中天方好。更著山光兩相照。星稀雲淨,玉樹驚烏三繞。廣寒風露近,秋光老。

老山高勝,飛塵不到。亭上仙翁自昏曉。短封新唱,字字令人絕倒。待憑書寄恨,歸鴻少。

()

之情也。示秀才鄭彥通流水小橋橫,冶頭沙路。一道清陰轉林塢。滿襟涼潤,猶是夜來新雨。幽禽*客至、如晤語。坐蔭辛夷,間揮吟塵。澤畔行歌恐良苦。人生適意,正要時情容與。卻憐身處世、初無補。

()

堂前烏帽戲斑衣,天上祥光拱少微。□□□□今正顯,先生壽算古來稀。

蟠桃結實三千歲,老柏盤根四十圍。仰德未由瞻德範,因風一曲鶴南飛。

()
蔡伸 : 感皇恩

王孫何在,不念玉容消瘦。日長深院靜,簾垂繡。

璨枕墮釵,粉痕輕溜。玉鼎龍涎記同嗅。鈿箏重理,心事謾憑纖手。素弦彈不盡,眉峰鬥。

()
趙企 : 感皇恩

騎馬踏紅塵,長安重到。人面依前似花好。舊歡才展,又被新愁分了。未成雲雨夢,巫山曉。
千里斷腸,關山古道。回首高城似天杳。滿懷離恨,付與落花啼鳥。故人何處也,青春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