碧水澹晴空,桃花夾岸紅。溪流坰畔合,城闕渡頭雄。
浩蕩來何極,蒼茫逝不窮。應從御溝去,長繞鳳皇宮。
通惠河。明代。李舜臣。 碧水澹晴空,桃花夾岸紅。溪流坰畔合,城闕渡頭雄。浩蕩來何極,蒼茫逝不窮。應從御溝去,長繞鳳皇宮。
李舜臣(朝鮮語:이순신,1545年-1598年),字汝諧,本貫德水(今朝鮮黃海北道開豐郡),生於朝鮮首都漢城(今韓國首爾)。李氏朝鮮時期名將。官至三道水軍統制使、全羅道左水使。在十六世紀抵抗日軍侵朝(壬辰倭亂)時,曾立下汗馬功勞。1597年,他在朝鮮南部的珍島與朝鮮本土的鳴樑海峽(今屬韓國)僅靠12艘艦船擊敗日寇300餘條船(戰船133艘,後勤船200餘條)。1598年在露樑海戰中犧牲,享年53歲。諡號忠武,死後追贈領議政,與乙支文德、姜邯贊一併被後世朝鮮半島奉為三大救國英雄。 ...
李舜臣。 李舜臣(朝鮮語:이순신,1545年-1598年),字汝諧,本貫德水(今朝鮮黃海北道開豐郡),生於朝鮮首都漢城(今韓國首爾)。李氏朝鮮時期名將。官至三道水軍統制使、全羅道左水使。在十六世紀抵抗日軍侵朝(壬辰倭亂)時,曾立下汗馬功勞。1597年,他在朝鮮南部的珍島與朝鮮本土的鳴樑海峽(今屬韓國)僅靠12艘艦船擊敗日寇300餘條船(戰船133艘,後勤船200餘條)。1598年在露樑海戰中犧牲,享年53歲。諡號忠武,死後追贈領議政,與乙支文德、姜邯贊一併被後世朝鮮半島奉為三大救國英雄。
夏日遊通惠河。徐階。夏日遊通惠河。 頗憶三江遠,乘流意若何。水深秋氣入,竹密雨聲多。熟果當尊落,驚禽拂棹過。柳陰催繫纜,欹枕聽漁歌。
偶從諸公走馬通惠河邊。李舜臣。偶從諸公走馬通惠河邊。 南陌苦多塵,相從出水濱。微風搖浦樹,晴日暖洲蘋。彼鳥猶求友,群鷗似狎人。悠然磐石上,一叟正垂綸。
百川灌海,浪蹴踏、絳河欲瀉。看急溜噴銀,回瀾漱玉,淼淼素波天罅。
兩岸蘋花香全浸,又漲到、青楓根下。羨浴鷺爭飛,眠鷗無數,傲人閒暇。
十二郎 秋水時至,泛舟通惠河即事。葉紹本。十二郎 秋水時至,泛舟通惠河即事。 百川灌海,浪蹴踏、絳河欲瀉。看急溜噴銀,回瀾漱玉,淼淼素波天罅。兩岸蘋花香全浸,又漲到、青楓根下。羨浴鷺爭飛,眠鷗無數,傲人閒暇。瀟灑。恰如身在,江亭煙榭。乍桂楫輕移,蘭橈徐動,風景依稀圖...
通惠泉。張嵲。通惠泉。 東西幾山隔,石徑不容車。那知厚地底,自然成井渠。甘餘留齒頰,清足鑑眉須。不用瓶罍貯,累累似酒酤。
題通惠亭。汪藻。題通惠亭。 吾山皆中腴,初不斷地脈。淄澠嘗同味,十里何所隔。幽居愁遠汲,悵望懸瀑白。天公真解事,分我膚寸澤。無煩籜龍引,中有玉池色。煮茗聊餉君,未須嫌水厄。
臨江仙 過惠河感即事。葉紹本。臨江仙 過惠河感即事。 渺渺寒流明古渡,斜陽雲影初收。蓼花灘畔木蘭舟。沙邊漁唱晚,煙外櫓聲柔。極望長天連海曲,風前頓觸離愁。廿餘年事懶回頭。烏梭天上織,鴻爪雪中留。
錢申仲大夫索四亭詩各賦一首 通惠亭。周紫芝。錢申仲大夫索四亭詩各賦一首 通惠亭。 昔人品淄澠,惠山壓東南。誰知十里隔,通此一勺甘。初不勞籜龍,漫山走嵌巖。方池汲清碧,地脈通溶涵。瓷甌落飛雪,石鼎鳴風杉。懸知與佳客,午夢迴春酣。
馬首風塵苦未休,三年剛得此迴游。樹藏宿霧迷宮苑,水繞平堤接御溝。
黃犢眠來千嶂晚,翠禽啼斷半溪秋。多情更有臨淵羨,擬向滄浪上釣舟。
同丘郎中子時龔狀元鳴治郊遊至三忠祠新浚通惠河邊感興一首。林文俊。同丘郎中子時龔狀元鳴治郊遊至三忠祠新浚通惠河邊感興一首。 馬首風塵苦未休,三年剛得此迴游。樹藏宿霧迷宮苑,水繞平堤接御溝。黃犢眠來千嶂晚,翠禽啼斷半溪秋。多情更有臨淵羨,擬向滄浪上釣舟。
舶上謠送伯庸以番貨事奉使閩浙十首 其十。宋本。舶上謠送伯庸以番貨事奉使閩浙十首 其十。 明年歸路蹋陽和,缺胯輕衫剪越羅。春風通惠河頭路,還與官家得寶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