風塵萬里損光輝,舊面相逢卻訝非。
在路定留經處詠,還家猶著去時衣。
久留遠土蟲蛇雜,忽解高羅燕鵠飛。
尚念梁園三二客,與君同去不同歸。
喜幼文北歸。明代。高启。 風塵萬里損光輝,舊面相逢卻訝非。在路定留經處詠,還家猶著去時衣。久留遠土蟲蛇雜,忽解高羅燕鵠飛。尚念梁園三二客,與君同去不同歸。
高啟(1336-1373)漢族,江蘇蘇州人,元末明初著名詩人,與楊基、張羽、徐賁被譽為“吳中四傑”,當時論者把他們比作“明初四傑”,又與王行等號“北郭十友”。字季迪,號槎軒,平江路(明改蘇州府)長洲縣(今江蘇省蘇州市)人;洪武初,以薦參修《元史》,授翰林院國史編修官,受命教授諸王。擢戶部右侍郎。蘇州知府魏觀在張士誠宮址改修府治,獲罪被誅。高啟曾為之作《上梁文》,有“龍蟠虎踞”四字,被疑為歌頌張士誠,連坐腰斬。有《高太史大全集》、《鳧藻集》等。 ...
高啟。 高啟(1336-1373)漢族,江蘇蘇州人,元末明初著名詩人,與楊基、張羽、徐賁被譽為“吳中四傑”,當時論者把他們比作“明初四傑”,又與王行等號“北郭十友”。字季迪,號槎軒,平江路(明改蘇州府)長洲縣(今江蘇省蘇州市)人;洪武初,以薦參修《元史》,授翰林院國史編修官,受命教授諸王。擢戶部右侍郎。蘇州知府魏觀在張士誠宮址改修府治,獲罪被誅。高啟曾為之作《上梁文》,有“龍蟠虎踞”四字,被疑為歌頌張士誠,連坐腰斬。有《高太史大全集》、《鳧藻集》等。
喜幼元以光祿遷京兆參軍。張元凱。喜幼元以光祿遷京兆參軍。 再看新綬綰銅章,年少常趨鵷鷺行。花拂綠窗仙署曉,畫眉未了又含香。
登白蓮閣貽幼文。高啟。登白蓮閣貽幼文。 思君曾此望西州,誰信歸來得共遊。只是當時舊山水,如何重看不勝愁。
次韻胡甥幼文留別。陳著。次韻胡甥幼文留別。 婿車俄見過,喜氣動庭莎。別久一來重,病餘相問多。親情忘淡薄,歸興及沮和。山路須囘首,長鬆有翠蘿。
用元韻答徐幼文。王炎。用元韻答徐幼文。 學道工夫要汲深,塵生麈尾坐書林。何妨緩步時過我,試共玄談一洗心。翠岫繞溪雙鷺下,綠陰覆屋亂蟬吟。是中別有無聲句,莫笑遲遲不嗣音。
讀故友徐幼文詩集有懷。周砥。讀故友徐幼文詩集有懷。 欲與評詩恨久違,楚雲吳樹兩依微。讀闌北郭平生稿,秋晚空齋掩落暉。
入幕何來傅粉郎,居然容色似龍陽。書裙是日逢王令,斷袖當年憶漢皇。
曲裡含桃歌韎韐,車前名果擲琳琅。異時開府能相過,莫遣才人坐別床。
贈幼文幼文丁氏逸季侍童也常置帳中餘從諸客徂伺得之賞其丰神瑩徹為賦二首 其一。胡應麟。贈幼文幼文丁氏逸季侍童也常置帳中餘從諸客徂伺得之賞其丰神瑩徹為賦二首 其一。 入幕何來傅粉郎,居然容色似龍陽。書裙是日逢王令,斷袖當年憶漢皇。曲裡含桃歌韎韐,車前名果擲琳琅。異時開府能相過,莫遣才人坐別床。
秋水為神隔絳紗,何年捧劍入王家。床頭夢有金莖露,庭後春生玉樹花。
才比郤郎偏有意,色同彌子更無瑕。他時倩汝汾陽宅,飛挾紅綃上太霞。
贈幼文幼文丁氏逸季侍童也常置帳中餘從諸客徂伺得之賞其丰神瑩徹為賦二首 其二。胡應麟。贈幼文幼文丁氏逸季侍童也常置帳中餘從諸客徂伺得之賞其丰神瑩徹為賦二首 其二。 秋水為神隔絳紗,何年捧劍入王家。床頭夢有金莖露,庭後春生玉樹花。才比郤郎偏有意,色同彌子更無瑕。他時倩汝汾陽宅,飛挾紅綃上太霞。
約徐隱君幼文同隱吳興。張羽。約徐隱君幼文同隱吳興。 吳興好山水,子我盍遷居。繞郭群峰列,回波一鏡如。蠶餘即宜稼,樵罷亦堪漁。結屋雲林下,殘年共讀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