往餘遊京華,鄭君過我邸。告言子沈子,詩亦同光體。
雜然見贈答,色味若粢醴。十年始會面,輟樂正讀禮。
從之索舊作,發篋空如洗。能者不自珍,翻悔筆輕泚。
我言詩教微,百喙乃爭啟。風雅道殆喪,龐言天方癠。
內輕感外重,怨誹遂醜詆。何人抱微尚,不絕如追蠡。
宋唐皆賢劫,勝國空祖禰。當塗逮典午,導江僅至澧。
先生特自牧,頗謂語中綮。年來積懷抱,發洩出根柢。
雖肆百態妍,石瀨下見底。我雖不曉事,老去目未眯。
諒有古性情,汩汩任有瀰。
冬述四首示子培 其三。近現代。陈衍。 往餘遊京華,鄭君過我邸。告言子沈子,詩亦同光體。雜然見贈答,色味若粢醴。十年始會面,輟樂正讀禮。從之索舊作,發篋空如洗。能者不自珍,翻悔筆輕泚。我言詩教微,百喙乃爭啟。風雅道殆喪,龐言天方癠。內輕感外重,怨誹遂醜詆。何人抱微尚,不絕如追蠡。宋唐皆賢劫,勝國空祖禰。當塗逮典午,導江僅至澧。先生特自牧,頗謂語中綮。年來積懷抱,發洩出根柢。雖肆百態妍,石瀨下見底。我雖不曉事,老去目未眯。諒有古性情,汩汩任有瀰。
陳衍(1856~1937),近代文學家。字叔伊,號石遺老人。福建侯官(今福州市)人。清光緒八年(1882)舉人。曾入臺灣巡撫劉銘傳幕。二十四年,在京城,為《戊戌變法榷議》十條,提倡維新。政變後,湖廣總督張之洞邀往武昌,任官報局總編纂,與沈曾植相識。二十八年,應經濟特科試,未中。後為學部主事、京師大學堂教習。清亡後,在南北各大學講授,編修《福建通志》,最後寓居蘇州,與章炳麟、金天翮共倡辦國學會,任無錫國學專修學校教授。 ...
陳衍。 陳衍(1856~1937),近代文學家。字叔伊,號石遺老人。福建侯官(今福州市)人。清光緒八年(1882)舉人。曾入臺灣巡撫劉銘傳幕。二十四年,在京城,為《戊戌變法榷議》十條,提倡維新。政變後,湖廣總督張之洞邀往武昌,任官報局總編纂,與沈曾植相識。二十八年,應經濟特科試,未中。後為學部主事、京師大學堂教習。清亡後,在南北各大學講授,編修《福建通志》,最後寓居蘇州,與章炳麟、金天翮共倡辦國學會,任無錫國學專修學校教授。
和錢參政示子詩韻四首 其三。鄧林。和錢參政示子詩韻四首 其三。 歸心何所似,滄海日東之。念汝逾三載,逢人寄一詩。層憂填肺腑,多病損容儀。始信黃金盡,能令壯士悲。
和錢參政示子詩韻四首 其四。鄧林。和錢參政示子詩韻四首 其四。 生長逢昭代,羈棲愧此身。有官居牧伯,無德報君親。積善由先世,傳芳屬後人。家藏書萬卷,子孫未為貧。
和錢參政示子詩韻四首 其二。鄧林。和錢參政示子詩韻四首 其二。 聞汝燈窗下,工夫頗用心。逢人知問字,對譜解彈琴。好作儒林秀,休嗟學海深。吾家稱世閥,喬木正陰陰。
和錢參政示子詩韻四首 其一。鄧林。和錢參政示子詩韻四首 其一。 子弱宗祧重,千金一發懸。未能成汝學,常恐辱吾先。客路青雲外,家山夕照前。萬金書半紙,無雁請誰傳。
飲中示子賢諸友七絕頗愧狂斐 其三。歐陽澈。飲中示子賢諸友七絕頗愧狂斐 其三。 鍛鍊新詩數百篇,郊寒島瘦慕前賢。高山流水知音少,不及人間鬼使錢。
答沈子培。鄭孝胥。答沈子培。 委靡謀何濟,優遊意自哀。津樑愁作佛,黨錮怕成魁。海覆虛琴操,池枯待劫灰。不應子沈子,圖霸尚憐才。
送子培北上。鄭孝胥。送子培北上。 南來誰信北歸難,分手想看鼻屢酸。天外驚疑沈帝裡,江頭憔悴病郎官。餘生家國終多負,當日名流略已殘。去去吾儕須忍淚,盈眶猶熱莫輕彈。
望月懷沈子培。鄭孝胥。望月懷沈子培。 天風海色颯成圍,獨倚三更萬籟稀。不覺肺肝生白露,空憐河漢失流暉。東溟自竄誰還憶,北斗孤懸詎可依。今夕太虛便相見,屋樑留照夢中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