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原還逐鹿,投筆事戎軒。縱橫計不就,慷慨志猶存。
策杖謁天子,驅馬出關門。請纓羈南越,憑軾下東藩。
鬱紆陟高岫,出沒望平原。古木吟寒鳥,空山啼夜猿。
既傷千里目,還驚九折魂。豈不憚艱險,深懷國士恩。
季布無二諾,侯嬴重一言。人生感意氣,功名誰復論。
橫吹曲辭。出關。唐代。魏徵。 中原還逐鹿,投筆事戎軒。縱橫計不就,慷慨志猶存。策杖謁天子,驅馬出關門。請纓羈南越,憑軾下東藩。鬱紆陟高岫,出沒望平原。古木吟寒鳥,空山啼夜猿。既傷千里目,還驚九折魂。豈不憚艱險,深懷國士恩。季布無二諾,侯嬴重一言。人生感意氣,功名誰復論。
魏徵(580年-643年2月11日),字玄成,鉅鹿郡(一說在今河北省鉅鹿縣,一說在今河北省館陶縣)人,唐朝政治家、思想家、文學家和史學家,因直言進諫,輔佐唐太宗共同建立“貞觀之治”的大業,被後人稱為“一代名相”。貞觀十七年(643年),魏徵病死。官至光祿大夫,封鄭國公,諡號“文貞”。葬禮從簡。同年入凌煙閣。魏徵陵墓位於陝西省禮泉縣。著有《隋書》序論,《梁書》、《陳書》、《齊書》的總論等。其言論多見《貞觀政要》。其中最著名,並流傳下來的諫文表---《諫太宗十思疏》。 ...
魏徵。 魏徵(580年-643年2月11日),字玄成,鉅鹿郡(一說在今河北省鉅鹿縣,一說在今河北省館陶縣)人,唐朝政治家、思想家、文學家和史學家,因直言進諫,輔佐唐太宗共同建立“貞觀之治”的大業,被後人稱為“一代名相”。貞觀十七年(643年),魏徵病死。官至光祿大夫,封鄭國公,諡號“文貞”。葬禮從簡。同年入凌煙閣。魏徵陵墓位於陝西省禮泉縣。著有《隋書》序論,《梁書》、《陳書》、《齊書》的總論等。其言論多見《貞觀政要》。其中最著名,並流傳下來的諫文表---《諫太宗十思疏》。
橫吹曲辭。白鼻騧。張祜。橫吹曲辭。白鼻騧。 為底胡姬酒,長來白鼻騧.摘蓮拋水上,郎意在浮花。
橫吹曲辭。折楊柳。張祜。橫吹曲辭。折楊柳。 紅粉青樓曙,垂楊仲月春。懷君重攀折,非妾妒腰身。舞帶縈絲斷,嬌娥向葉嚬。橫吹凡幾曲,獨自最愁人。
橫吹曲辭。入關。賈馳。橫吹曲辭。入關。 河上微風來,關頭樹初溼。今朝關城吏,又見孤客入。上國誰與期,西來徒自急。
橫吹曲辭。長安道。聶夷中。橫吹曲辭。長安道。 此地無駐馬,夜中猶走輪。所以路旁草,少於衣上塵。
橫吹曲辭·出塞。王之渙。橫吹曲辭·出塞。 黃砂直上白雲間,一片孤城萬仞山。羌笛何須怨楊柳,春光不度玉門關。
橫吹曲辭。隴頭水。鮑溶。橫吹曲辭。隴頭水。 隴頭水,千古不堪聞。生歸蘇屬國,死別李將軍。細響風凋草,清哀雁落雲。
橫吹曲辭。折楊柳。喬知之。橫吹曲辭。折楊柳。 可憐濯濯春楊柳,攀折將來就纖手。妾容與此同盛衰,何必君恩獨能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