幾夏京城住,今朝獨遠歸。修行四分律,護淨七條衣。
溪寺黃橙熟,沙田紫芋肥。九龍潭上路,同去客應稀。
送僧歸漳州。唐代。吕温。 幾夏京城住,今朝獨遠歸。修行四分律,護淨七條衣。溪寺黃橙熟,沙田紫芋肥。九龍潭上路,同去客應稀。
呂溫(771~811) 字和叔,又字化光,唐河中(今永濟市)人。德宗貞元十四年(798)進士,次年又中博學巨集詞科,授集賢殿校書郎。貞元十九年(803),得王叔文推薦任左拾遺。貞元二十年夏,以侍御史為入蕃副使,在吐蕃滯留經年。順宗即位,王叔文用事,他因在蕃中,未能參與“永貞革新”。永貞元年 (805)秋,使還,轉戶部員外郎。歷司封員外郎、刑部郎中。元和三年 (808)秋,因與宰相李吉甫有隙,貶道州刺史,後徙衡州,甚有政聲,世稱“呂衡州”。 ...
呂溫。 呂溫(771~811) 字和叔,又字化光,唐河中(今永濟市)人。德宗貞元十四年(798)進士,次年又中博學巨集詞科,授集賢殿校書郎。貞元十九年(803),得王叔文推薦任左拾遺。貞元二十年夏,以侍御史為入蕃副使,在吐蕃滯留經年。順宗即位,王叔文用事,他因在蕃中,未能參與“永貞革新”。永貞元年 (805)秋,使還,轉戶部員外郎。歷司封員外郎、刑部郎中。元和三年 (808)秋,因與宰相李吉甫有隙,貶道州刺史,後徙衡州,甚有政聲,世稱“呂衡州”。
送僧歸茜徑。釋永頤。送僧歸茜徑。 吳渚僧歸落日曛,故王宮井已無聞。水邊尚有紅藍草,不染香衣染塹雲。
送僧歸蜀。韓駒。送僧歸蜀。 巴江之中有尺鯉,揚波鼓浪三千里。早知辛苦上龍門,不如歸戲巴江水。
送僧歸蜀。釋廣聞。送僧歸蜀。 曾經巴峽聽啼猿,萬想千思舉不全。一萬里風吹夢轉,月明人上錦江船。
送僧歸永嘉。釋守卓。送僧歸永嘉。 在在常參一宿覺,的的生緣非永嘉。還我今朝卻歸去,大千俱屬眼中花。
送僧歸浙。曹義。送僧歸浙。 祝髮來京國,承恩杖錫還。形如孤鶴瘦,心似白雲閒。笑指江頭路,吟看海上山。懸知明到日,參透祖師關。
送僧歸日本。齊己。送僧歸日本。 日東來向日西遊,一鉢閒尋遍九州。卻憶雞林本師寺,欲歸還待海風秋。
送僧歸雁山。釋文禮。送僧歸雁山。 秋來歸去雁山阿,為問龍湫諾詎那。貪看高崖千丈雪,伽梨打溼竟如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