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年牢落坐回山,平日交親夢寐間。
關外相逢非素約,樽前一笑慰衰顏。
匡衡沿牒朝廷遠,王粲從軍幕府閒。
跋馬題詩離緒亂,霜風蕭颯鬢毛班。
長安留別七弟兼簡劉郎。宋代。韩维。 二年牢落坐回山,平日交親夢寐間。關外相逢非素約,樽前一笑慰衰顏。匡衡沿牒朝廷遠,王粲從軍幕府閒。跋馬題詩離緒亂,霜風蕭颯鬢毛班。
韓維(1017年~1098年),字持國,開封雍丘(今河南杞縣)人。韓億子,與韓絳、韓縝等為兄弟。以父蔭為官,父死後閉門不仕。仁宗時由歐陽修薦知太常禮院,不久出通判涇州。為淮陽郡王府記室參軍。英宗即位,召為同修起居注,進知制誥、知通進銀臺司。神宗熙寧二年(1069年)遷翰林學士、知開封府。因與王安石議論不合,出知襄州,改許州,歷河陽,復知許州。哲宗即位,召為門下侍郎,一年餘出知鄧州,改汝州,以太子少傅致仕。紹聖二年(1095年)定為元祐黨人,再次貶謫。元符元年卒,年八十二。有集三十卷,因曾封南陽郡公,定名為《南陽集》(《直齋書錄解題》卷一七)。《宋史》卷三一五有傳。 ...
韓維。 韓維(1017年~1098年),字持國,開封雍丘(今河南杞縣)人。韓億子,與韓絳、韓縝等為兄弟。以父蔭為官,父死後閉門不仕。仁宗時由歐陽修薦知太常禮院,不久出通判涇州。為淮陽郡王府記室參軍。英宗即位,召為同修起居注,進知制誥、知通進銀臺司。神宗熙寧二年(1069年)遷翰林學士、知開封府。因與王安石議論不合,出知襄州,改許州,歷河陽,復知許州。哲宗即位,召為門下侍郎,一年餘出知鄧州,改汝州,以太子少傅致仕。紹聖二年(1095年)定為元祐黨人,再次貶謫。元符元年卒,年八十二。有集三十卷,因曾封南陽郡公,定名為《南陽集》(《直齋書錄解題》卷一七)。《宋史》卷三一五有傳。
秋日將歸長安留別王尚書。喻鳧。秋日將歸長安留別王尚書。 朔漠正秋霖,西風傳夕砧。滄洲未歸跡,華髮受恩心。露色岡莎冷,蟬聲塢木深。清晨鈇鉞內,只獻白雲吟。
下第東歸留別長安知己。孟郊。下第東歸留別長安知己。 共照日月影,獨為愁思人。豈知鶗鴂鳴,瑤草不得春。一片兩片雲,千里萬里身。雲歸嵩之陽,身寄江之濱。棄置復何道,楚情吟白蘋.
溫其示梅詩用韻為謝兼簡士特。李處權。溫其示梅詩用韻為謝兼簡士特。 可喜劉郎鬢未霜,能容宋玉近東牆。自知老眼無春事,誰意窮途得放光。前日桃園真有路,何時蘭室可無香。便須一醉經千日,免和人間寸寸腸。
百七弟輓詩。林希逸。百七弟輓詩。 我嗟孤日早,汝亦守偏親。愛甚於諸季,年多似一輪。家雖老去足,身苦病來頻。卜穴何時定,傷心歷四春。
留別安鳳。徐侃。留別安鳳。 君寄長安久,恥不還故鄉。我別長安去,切在慰高堂。不意與離恨,泉下亦難忘。
走筆代書寄岊仲七弟。錢協。走筆代書寄岊仲七弟。 東方千騎擁朱輪,衣錦歸逢故國春。莫向西湖戀風月,鴒原知有望歸人。
同四兄詠梅寄七弟 其四。區大相。同四兄詠梅寄七弟 其四。 昨夜春風生,吹送瑤臺雪。為君展玉琴,高調石上月。
同四兄詠梅寄七弟 其三。區大相。同四兄詠梅寄七弟 其三。 偶到梅邊來,珠簾半下卻。林裡寂無人,紛紛月中落。
同四兄詠梅寄七弟 其七。區大相。同四兄詠梅寄七弟 其七。 月向枝上照,風從花下繞。風月如有情,憔悴令人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