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十知昨非,伯玉有遺風。
而我豈謂然,野蓬生麻中。
年來更世患,頗悟窮與通。
所失豈魯寶,所亡非楚弓。¤
和陶淵明飲酒(二十首。並序)。元代。戴良。 五十知昨非,伯玉有遺風。而我豈謂然,野蓬生麻中。年來更世患,頗悟窮與通。所失豈魯寶,所亡非楚弓。¤
(1317—1383)元明間浦江人,字叔能,號九靈山人,又號雲林。通經、史百家暨醫、卜、釋、老之說。初習舉子業,尋棄去,學古文於黃、柳貫、吳萊。學詩於餘闕。元順帝至正十八年,朱元璋取金華,召之講經史。旋授學正。不久逃去。順帝授以淮南江北等處儒學提舉。後避地吳中,依張士誠。見士誠將敗,挈家泛海,抵登、萊。欲行歸擴廓軍,道梗,僑寓昌樂。元亡,南還,變姓名,隱四明山。明太祖物色得之,召至京師,試以文,欲官之,以老疾固辭,忤旨。逾年自殺。良為詩風骨高秀,眷懷宗國,多磊落抑塞之音。有《九靈山房集》。 ...
戴良。 (1317—1383)元明間浦江人,字叔能,號九靈山人,又號雲林。通經、史百家暨醫、卜、釋、老之說。初習舉子業,尋棄去,學古文於黃、柳貫、吳萊。學詩於餘闕。元順帝至正十八年,朱元璋取金華,召之講經史。旋授學正。不久逃去。順帝授以淮南江北等處儒學提舉。後避地吳中,依張士誠。見士誠將敗,挈家泛海,抵登、萊。欲行歸擴廓軍,道梗,僑寓昌樂。元亡,南還,變姓名,隱四明山。明太祖物色得之,召至京師,試以文,欲官之,以老疾固辭,忤旨。逾年自殺。良為詩風骨高秀,眷懷宗國,多磊落抑塞之音。有《九靈山房集》。
和陶淵明飲酒(二十首。並序)。戴良。和陶淵明飲酒(二十首。並序)。 好鳥不鳴旦,好水不出山。入冥而止坎,古亦有遺言。所以彭澤翁,折腰愧當年。不有酣中趣,高風竟誰傳。¤
和陶淵明飲酒(二十首。並序)。戴良。和陶淵明飲酒(二十首。並序)。 悠悠從羈役,故里限東隅。風波豈不惡,遊子念歸途。朝隨一帆逝,暮逐一馬驅。如何十舍近,翻勝千里餘。在世俱是客,且此葺吾居。¤
和陶淵明飲酒(二十首。並序)。戴良。和陶淵明飲酒(二十首。並序)。 大男逾弱冠,粗嘗傳一經。小男年十三,玉骨早已成。亦有兩女子,家事幼所更。女解事舅姑,男可了門庭。悉如黃口雛,未食已先鳴。此日不在眼,何以慰吾情。¤
和陶淵明飲酒(二十首。並序)。戴良。和陶淵明飲酒(二十首。並序)。 陶翁種五柳,蕭散本天真。劉生荷一鍤,似亦返其淳。步兵哭途窮,詩思日以新。子云草《太玄》,亦復賦《劇秦》。四士今何在?賢愚同一塵。當時不痛飲,為事亦徒勤。嗟我百代下,頗與...
和陶淵明飲酒二十首 其五。方回。和陶淵明飲酒二十首 其五。 羊車一失馭,天地兵甲喧。中國不自正,王業東南偏。運甓有貽厥,臥龍康廬山。使處王謝位,大物豈不還。千載飲酒詩,醉吻謠醒言。
和陶淵明飲酒二十首 其三。祝允明。和陶淵明飲酒二十首 其三。 士生三代後,幹名本其情。所嘆少可知,科版獵空名。二者齊亡之,何以為此生。此生幸長存,得失何復驚。陶公但飲酒,千載名自成。
和陶淵明飲酒二十首 其二。祝允明。和陶淵明飲酒二十首 其二。 明時恥韞玉,抱策下丘山。所獻幾何許,腐義數千言。有司繆甄錄,一出踰十年。身世無一補,何物期自傳。
和陶淵明飲酒二十首 其六。祝允明。和陶淵明飲酒二十首 其六。 客來相話言,言多非與是。問我誰適從,我不識譽毀。幸客來相過,惟能默飲爾。隨意翻瓦盆,不解彈緣綺。
和陶淵明飲酒二十首 其八。方回。和陶淵明飲酒二十首 其八。 華鬢極老態,醜面乏妍姿。插花已不可,可插唯菊枝。□□偶有酒,此事竟大奇。連作數日飲,詩亦未暇為。忽思往日過,何事馬受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