鵲橋仙·七夕

鵲橋仙·七夕朗讀

緱山仙子,高清雲渺,不學痴牛騃女。鳳簫聲斷月明中,舉手謝時人慾去。

客槎曾犯,銀河波浪,尚帶天風海雨。相逢一醉是前緣,風雨散、飄然何處?

鵲橋仙·七夕譯文及註釋

譯文

緱山仙子王子喬性情高遠,不像牛郎織女要下凡人間。皎潔的月光中停下吹鳳簫,擺一擺手告別人間去成仙。

聽說黃河竹筏能直上銀河,一路上還挾帶著天風海雨。今天相逢一醉是前生緣分,分別後誰知道各自向何方?

註釋

鵲橋仙:詞牌名,又名《鵲橋仙令》、《金風玉露相逢曲》、《廣寒秋》等。

緱(gōu)山:在今河南偃師縣。緱山仙子指在緱山成仙的王子喬。

雲渺(miǎo):高遠貌。

痴(chī)牛騃(ái)女:指牛郎織女。在這裡不僅限於指牛郎織女,而是代指痴迷於俗世的芸芸眾生。

鳳簫聲:王子喬吹笙時喜歡模仿鳳的叫聲。

時人:當時看到王子喬登仙而去的人們。

槎(chá):竹筏。

銀河:天河。

尚(shàng):還。

前緣:前世的因緣。

參考資料:

1、馬東瑤.《古典詩詞鑑賞》:對外經濟貿易大學出版社,2013.12:第240頁

2、曹濟平.《唐宋風情詞選》:江蘇古籍出版社,1991.08:第36頁

3、陸襄.《中華傳統節日詩詞故事》:上海遠東出版社,2008.9:第248頁

鵲橋仙·七夕創作背景

  熙寧七年(1074年),詞人和陳令舉坐船遊玩,一邊喝酒,一邊快樂的暢談,然而相聚總是要分離的,為了表達對陳令舉的依依不捨,詞人便寫下這首詞送給他。

參考資料:

1、劉默,陳思思,黃桂月.《宋詞鑑賞大全集》:中國華僑出版社,2012.09:第151頁

鵲橋仙·七夕鑑賞

  這是一首送別詞,題為七夕,是寫與友人陳令舉在七夕夜分別之事。

  上片落筆先寫陳令舉之風度,他高情雲渺,如侯家人於緱氏山頭的王子晉在風簫聲聲的新月之夜,沒有望到家人,自己便飄然而去。與友人在七夕夜分別,詞人自然想到牛郎織女,但陳令舉不像他們那樣痴心於兒女之情。

  下片想象友人乘坐的船隻來到銀河之中,當他回到人間時,就挾帶著天上的天風海雨。接著他評價二人的友誼能夠相逢共一醉,那是前世有緣,當天風海雨飄飄散去之後,友人也將隨風飄去。

  寫送別,一般人都會徒增傷感,而詞人卻是豪氣縱橫,馳騁想象,遨遊天界銀河,如陸游所說“曲終覺天風海雨逼人”。一般寫七夕銀河,總是“盈盈一水間,脈脈不得語”之類的柔情悽景,而詞人筆下那天風海雨之勢,正顯露了他不凡的氣魄與胸襟,這種逼人的天風海雨,便是他豪放詞風形象性的說明。

蘇軾

蘇軾(1037-1101),北宋文學家、書畫家、美食家。字子瞻,號東坡居士。漢族,四川人,葬於潁昌(今河南省平頂山市郟縣)。一生仕途坎坷,學識淵博,天資極高,詩文書畫皆精。其文汪洋恣肆,明白暢達,與歐陽修並稱歐蘇,為“唐宋八大家”之一;詩清新豪健,善用誇張、比喻,藝術表現獨具風格,與黃庭堅並稱蘇黃;詞開豪放一派,對後世有巨大影響,與辛棄疾並稱蘇辛;書法擅長行書、楷書,能自創新意,用筆豐腴跌宕,有天真爛漫之趣,與黃庭堅、米芾、蔡襄並稱宋四家;畫學文同,論畫主張神似,提倡“士人畫”。著有《蘇東坡全集》和《東坡樂府》等。 ...

苏轼朗讀
()

猜你喜歡

迢迢郎意,盈盈妾恨,今夕鵲橋欲度。世間兒女一何痴,鬥乞巧、紛紛無數。遙知此際,有人孤坐,心切天街雲路。好因緣是惡因緣,夢魂遠、陽臺雨暮。

()

餘霞散綺,明河翻雪。隱隱鵲橋初結。牛朗織女兩逢迎,□勝卻、人間歡悅。
一宵相會,經年離別。此語真成浪說。細思怎得似嫦娥,解獨宿、廣寒宮闕。

()
葛勝仲 : 鵲橋仙(七夕)

鵲橋仙偶,天津輕渡,卻笑嫦娥孤皎。平時五夜似經年,問何事、今宵便曉。

雲車將駕,神夫留戀,更吐心期多少。支機休浪與閒人,莫倚賴、芳心素巧。

()
王之道 : 鵲橋仙(七夕)

斷虹霽雨,餘霞送日,簾卷西樓月上。銀河風靜夜無波,天亦為、雲軿相訪。
蛛絲有恨,鵲橋何處,回首又成惆悵。長江滾滾向東流,寫不盡、別離情狀。

()
石延年 : 鵲橋仙(七夕詞)

一分素景,千家新月,涼露樓臺遍洗。寶奩深夜結蛛絲,紝五孔、金針不寐。

()
沈善寶 : 鵲橋仙 七夕

夢迴蕉雨,涼生銀漢,到此際、鵲橋填未。神仙那有別離情,笑下界、謳吟多事。

碧天雲淨,瑤階露冷,曲檻幾回閒倚。聰明誤盡世間人,肯乞巧、再添愁地。

()
吳綃 : 鵲橋仙 七夕

鵲橋高掛,銀河水淺,看一搦、纖身輕度。離多會少不堪言,漫道是、歡娛有數。

鬥回珠影,月分半鏡,愁對客槎來路。相思相守似伊時,險羞煞、巫山朝暮。

()

瓊雲乍卷,金風漸冷,誰把鵲橋重駕。玉人攜手隔簾看,堆霧鬢、晚妝初卸。

更深滅燭,涼生卻扇,咫尺明河欲下。闌干私語告檀郎,總輸你、朝朝夜夜。

()

金烏玉兔,時當幾望,只是光明相與。天孫河鼓事應同,又豈比、人間男女。

精神契合,風雲交際,不在一宵歡聚,乘槎曾得問星津,為我說、因緣如此。

()

鉤簾借月,染云為幌,花面玉枝交映。涼生河漢一天秋,問此會、今宵孰勝。銅壺尚滴,燭龍已駕,淚浥西風不尺。明朝烏鵲到人間,試說向、青樓薄倖。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