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無人行

胡無人行朗讀

劍頭利如芒,恆持照眼光。

鐵騎追驍虜,金羈討黠羌。

高秋八九月,胡地早風霜。

男兒不惜死,破膽與君嘗。

胡無人行譯文及註釋

譯文

呵,寶劍,尖利如刺芒,我常拿在手上,愛看它放射耀眼的凜凜寒光。

呵,戰馬,身披鐵鎧甲,口銜金絡頭,多麼威武雄壯,我飛身上馬,追殺凶猛的敵寇,征討狡黠的胡羌。一往無前呵,勢不可當!

江南八九月,正秋高氣爽,邊塞的原野呀,早已霜厚風狂。

好男兒,為國效忠,何懼艱難困苦,不惜戰死沙場!呵,朋友,讓我破開肝膽,掬一腔熱騰騰的血請您嘗一嘗!

註釋

胡無人行:樂府《相和歌辭·瑟調曲》名,歌辭內容寫邊塞生活和征戰之事。行,是古代詩歌的一種體裁,通稱歌行體。

芒:物體的鋒刃之處。

恆:經常,持久。持:保持。

鐵騎:披著鐵甲的戰馬。借指精銳的騎兵。驍虜:指凶勇的敵人。

金羈:飾金的馬籠頭。常用以借指馬,這裡借指精銳的騎兵。討:征討,討伐。黠羌:狡黠的羌人。

高秋:天高氣爽的秋天。

胡地:古代泛稱北方和西方各族居住的地方。

破:刨開。

參考資料:

1、盧冀寧.歷代邊塞詩詞選析.北京市:軍事誼文出版社,1997年:46-47頁

2、陶文鵬.歷代愛國詩歌選譯.北京市:北京工業大學出版社,1995年:63-64頁

胡無人行鑑賞

  這首詩的動人處,主要在於貫通全詩的那種慷慨激昂的感情和凌厲直前的氣概。

  詩的開篇寫劍之尖利如芒、明亮照眼,詩人從劍起興,睹物生情,展開聯想,拓展慷慨激昂的情懷和殺敵報國的氣概。

  “鐵騎追驍虜,金羈討黠羌”,寫鐵騎賓士,窮追敵寇。“鐵騎”,披著鎧甲的戰馬;“金羈”,飾金的馬絡頭。二者互文見義,再加上手中的利劍,使鐵騎奔突,喊殺震天,窮追敵寇的激烈的戰爭場面躍然紙上。“追驍虜”、“討黠羌”,說明對手也非常厲害,反襯戰爭的激烈。

  “高秋八九月,胡地早風霜”,寫邊塞的氣候。八、九月間,一般是秋高氣爽之時,但邊塞地區卻早已是風霜一片,氣候嚴酷惡劣。一個“早”字暗含某種對比,啟人想象。這兩句語意略移,但實際仍是從側面來展示戰爭之嚴酷。

  “男兒不惜死,破膽與君嘗”,這兩句直言自己不惜身死,不僅敢於披肝瀝膽,誓死為國效忠,而且要破開肝膽,讓人嘗味,以驗自己的心志。這既是對戰爭之嚴酷作最大無畏的回答,更是對自己許身為國的決心和勇氣作的表白,出語慷慨壯烈。

  全詩語言精煉,筆力雄健,節奏明快,鏗鏘有力。特別是“男兒不惜死,破膽與君嘗”兩句,慷慨壯烈,把詩人渴望建功立業、誓死為國效忠的情懷淋漓盡致地表達出來。

吳均

吳均(469年-520年),字叔庠。南朝梁史學家,文學家,時官吳興主簿。明人輯有《吳朝清集》。 ...

吴均朗讀
()

猜你喜歡

徐摛 : 胡無人行

列楹登魯殿,擁絮拭胡妝。猶將漢閨曲,誰忍奏氈房。

遙憶甘泉夜,暗淚斷人腸。

()
吳筠 : 胡無人行

劍頭利如芒,恆持照眼光。鐵騎追驍虜,金羈討黠羌。
高秋八九月,胡地早風霜。男兒不惜死,破膽與君嘗。

()

十月繁霜下,徵人遠鑿空。雲搖錦更節,海照角端弓。

暗磧埋砂樹,衝飆卷塞蓬。方隨膜拜入,歌舞玉門中。

()

胡無人,胡無人,嫖姚十八為將軍。酒酣耳熱氣益振,胡兒百萬空成群。

兵車轔轔動雷轂,漢軍霆擊崩屯雲。登封居胥轉瀚海,波澄萬里無纖塵。

()

男兒徇大義,立節不沽名。腰間懸陸離,大歌胡無行。

不讀戰國書,不覽黃石經。醉臥咸陽樓,夢入受降城。

()
曹勳 : 胡無人行二首

漢地山河遠,邊城草木長。

西戎空大廈,北虜送君王。

()
...初落,殺氣晝赤,枯骨夜哭。將軍既立殊勳,

遂有胡無人曲。我聞之天子富有四海,德被無垠。

()
...滅,履胡之腸涉胡血。

懸胡青天上,埋胡紫塞旁。胡無人,漢道昌,陛下之壽三千霜。

()

夜靜坐前軒,明月方皎皎。大火既西行,涼風在木杪。

庭際促織鳴,涼露下芳草。緬懷羈旅人,重感歲時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