飲酒·十八

飲酒·十八朗讀

子云性嗜酒,家貧無由得,

時賴好事人,載醪祛所惑。

觴來為之盡,是諮無不塞。

有時不肯言,豈不在伐國。

仁者用其心,何嘗失顯默。

飲酒·十八譯文及註釋

譯文

楊雄生來好酒,家貧不能常得。

只能依靠那些喜好追求古事的人,帶著酒餚向陶淵明請教釋惑,才能有酒喝。

有酒就飲盡,有疑難問題都能解答。

當然,你問攻伐別國的計謀,不肯說。

因為仁者考慮問題鄭重認真,當言則言,不當言則不言。

註釋

時:常常。賴:依賴,依靠。好(hào)事人:本指喜歡多事的人,這裡指勤學好問之人。載醪(láo):帶著酒。祛所惑:解除疑惑問題。《漢書·揚雄傳》說揚雄“家素貧,耆(嗜)酒,人希至其門。時有好事者載酒餚從遊學”。

是諮(zī):凡是所詢問的。無不塞:無不得到滿意的答覆。塞,充實,充滿。

伐國:《漢書·董仲舒傳》:“聞昔者魯公問柳下惠:‘吾欲伐齊,如何?’柳下惠曰:‘不可。’歸而有憂色,曰:’吾聞伐國不問仁人,此言何為至於我哉!’”淵明用此典故代指國家的政治之事。

用其心:謂謹慎小心,仔細考慮。失:過失,失誤。顯默:顯達與寂寞,指出仕與歸隱。

疇昔:往昔,過去。

參考資料:

1、郭維森 包景誠.陶淵明集全譯.貴陽:貴州人民出版社,1992:141-170

陶淵明

陶淵明(約365年—427年),字元亮,(又一說名潛,字淵明)號五柳先生,私諡“靖節”,東晉末期南朝宋初期詩人、文學家、辭賦家、散文家。漢族,東晉潯陽柴桑人(今江西九江)。曾做過幾年小官,後辭官回家,從此隱居,田園生活是陶淵明詩的主要題材,相關作品有《飲酒》、《歸園田居》、《桃花源記》、《五柳先生傳》、《歸去來兮辭》等。 ...

陶渊明朗讀
()

猜你喜歡

陶淵明 : 飲酒·十八

子云性嗜酒,家貧無由得,

時賴好事人,載醪祛所惑。

()
魏學洢 : 和陶飲酒 其十八

瓶粟猶未罄,村釀或可得。安得陶淵明,就我解我惑。

看我篋中詩,介然去茅塞。借廛醉鄉中,同行歸樂國。

()

少小味義根,探珠雲可得。歲月難把玩,冉冉向不惑。

墜緒既微茫,賢關屢開塞。一室且蕪穢,況乃活邦國。

()

吾知李太白,瀟灑本天真。一飲三百杯,不問漓與醇。

子云亦好飲,白髮事亡新。奇窮易投閣,區區賦劇秦。

()

漢儒傳注學,未為無所得。秦火少完書,豈免烏焉惑。

後儒補罅漏,聖道稍開塞。俗士喜操戈,又一秦相國。

()

三戒二已亡,所戒惟在得。大道闢我前,幸無兩岐惑。

誰歌返招隱,口待穢襪塞。身為葛天民,宅在建德國。

()

世人營丹砂,系影無所得。夸父為鄧林,古來共稱惑。

頹波赴沃焦,抔土安能塞。願言乘虛舟,往就不死國。

()

十年一麥禾,此歲亦難得。寄語吾州人,不飲良大惑。

經時無死市,吏責亦可塞。先生門弟子,佐守同一國。

()

十年一麥禾,此歲亦難得。

寄語吾州人,不飲良大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