酬丁柴桑

酬丁柴桑朗讀

有客有客,爰來宦止。

秉直司聰,惠於百里。

飱勝如歸,聆善若始。

匪惟諧也,屢有良遊。

載言載眺,以寫我憂。

放歡一遇,既醉還休。

實欣心期,方從我遊。

酬丁柴桑譯文及註釋

譯文

有一位來客,有一位來客,來到此地做官。

公正辦事,體察民情,恩惠覆蓋了百里山川。

接受至理如同回家一樣欣喜,聽到善言總像第一次聽到那樣新鮮。

我們不只是思想和諧一致,還多次愉快地共同遊覽。

一邊談笑,一邊眺望,我心中的憂愁已經煙消雲散。

遇到如此開懷的歡樂,不喝個痛快且不回返。

真高興有位知心好友,能同我一起遊玩。

註釋

酬:本義為客人給主人祝酒後,主人再次給客人敬酒作答。東漢許慎《說文解字》:“酬,主人進客也。”後又指以詩文相贈答,如唱酬,酬對。丁柴桑:姓丁的柴桑縣令,名字不詳。

“有客”二句:意謂作者所敬重的柴桑丁縣令,自外地來,居於此。有客有客:古直《陶靖節詩箋註定本》引《詩經·周頌·有客》:“有客有客。”東漢鄭玄箋註:“重言之者,異之也。”爰止:袁行霈《陶淵明集箋註》:《詩經·小雅·采芑》:“鴪彼飛隼,其飛戾天,亦集爰止。”止,語助詞。

秉直:即持守正義。秉,持。直,正直。司聰:逯欽立《陶淵明集》校注:“司聰,為皇帝聽察民隱。”司,掌管。聰,聽聞。

惠:仁愛,恩惠。於:袁行霈《陶淵明集箋註》:為。東漢鄭玄《儀禮注》:“於,為也。”百里:百里之地,代指一縣所管轄的區域。《漢書·百官公卿表上》:“縣大率方百里。”

飱(sūn):服食,此指吸取,聽從。一作“餐”,勝:勝理,至言,指正確的道理、中肯的言論。如歸:喻欣然納之,謂汲取勝理如同歸家般和樂容易。

聆善:一作“矜善”。若始:喻善言聞數次亦如初聞者虛心接納。

匪惟:不只是,不僅僅。匪:同“非”。諧:和諧,融洽。

良遊:指愉快的遊賞。

載:且,又。

寫(xiè):同“瀉”,卸置,去除,宣洩,傾吐。

“放歡”二句:一見就盡情歡暢痛飲,一醉方休。放歡,放開胸懷,盡情歡暢。既醉,盡醉。

實欣:實為歡欣之事。心期:以心相許,兩心契合。

參考資料:

1、陳慶元等編選.陶淵明集.南京:鳳凰出版社,2014:13-15

2、郭維森 包景誠.陶淵明集全譯.貴陽:貴州人民出版社,1992:17-19

酬丁柴桑創作背景

  柴桑縣是陶淵明的家鄉,柴桑縣令劉程之於元興二年(403年)棄官歸隱,接替他的縣令姓丁,即丁柴桑。由劉程之的介紹,陶淵明逐漸與他成了莫逆之交。此詩約作於義熙二年(406年)作者隱耕園田居之後。

參考資料:

1、陳慶元等編選.陶淵明集.南京:鳳凰出版社,2014:13-15

2、郭維森 包景誠.陶淵明集全譯.貴陽:貴州人民出版社,1992:17-19

酬丁柴桑鑑賞

  這首詩分為兩章。首章頌揚丁柴桑的賢良美德。詩的開頭“有客有客,爰來宦止”,寫迎客的驚喜。從詩中看,丁柴桑應該比較年輕,詩人視之為後俊。“秉直司聰”以下四句是詩人對這位賢良地方官的讚美。丁柴桑作為一縣之長,能“飱勝如歸,聆善若始”,是為政“惠於百里”的明證。這四句寄寓了詩人的殷切期望,也反映了陶淵明政治理想中對基層長官的要求。

  接著經“匪惟諧也,屢有良遊”一轉,至於次章,寫作者與丁柴桑在一起開懷暢遊的情形和情酣意暢的心態。“載言載眺,以寫我憂”就是這種場景的具體表現。“以寫我憂”語出《詩經》的《邶風·泉水》和《衛風·竹竿》。“放歡一遇,既醉還休”這樣無拘無束的生活是陶淵明對待摯友的常態。其詩《與殷晉安別》中有“一遇盡殷勤”句可為佐證。”實欣心期,方從我遊”二句是倒裝,意謂二人開始交遊即定交知己,實為快心之事。詩的結尾歸結到知心才是朋友結交的基礎。

  陶淵明與丁柴桑彼此一見如故。不是因為對丁柴桑這個父母官另有所求,而是丁柴桑“秉直司聰,於惠百里”的善德,以及“餐勝如歸,矜善若始”的開明,贏得了陶淵明的敬重。另一方面,說明陶淵明也同樣有丁柴桑的善德和開明,才能“方從我遊”便以“心期”。嚮往開明,崇尚善德,正是陶淵明的秉性所在。

  這首詩採用《詩經》的四言句式,寫法上也有借鑑《詩經》疊章的形式,如有客有客之句,形成一種一唱三嘆的效果。全詩於濃郁的情意之中,透露出和諧喜悅的交遊氣氛。篇幅雖短,然情酣意暢。

陶淵明

陶淵明(約365年—427年),字元亮,(又一說名潛,字淵明)號五柳先生,私諡“靖節”,東晉末期南朝宋初期詩人、文學家、辭賦家、散文家。漢族,東晉潯陽柴桑人(今江西九江)。曾做過幾年小官,後辭官回家,從此隱居,田園生活是陶淵明詩的主要題材,相關作品有《飲酒》、《歸園田居》、《桃花源記》、《五柳先生傳》、《歸去來兮辭》等。 ...

陶渊明朗讀
()

猜你喜歡

陶淵明 : 酬丁柴桑

有客有客,爰來宦止。

秉直司聰,惠於百里。

()
曹勳 : 再酬丁尉

九皋仙緒豈凡門,肯顧衰翁笑語溫,

槐裡少留傳好句,楓宸固已奏嘉言。

()
韓是升 : 酬丁第五 其一

青山荷鍤未必非,剪桐為帽荷為衣。吹竽彈鋏塵夢覺,朝齏暮鹽生計微。

列圃種樹尋至樂,河房宴坐能忘機。第五之名勝驃騎,士各有志毋相違。

()
韓是升 : 酬丁第五 其二

羨君有母壽且康,樹諼堂北憂都忘。同舟仙侶盡李郭,揮毫名句凌錢郎。

秋風掛帆潞河渚,落日弔古夷門旁。歸來採蘭更捕鯉,時時跽進瓊霞漿。

()

翰墨場中識面初,珠璣粲粲似相如。盍簪多士登臺省,卻掾諸曹親簿書。

白社不妨閒泚筆,赤城更好命巾車。寸心淟汩方茅塞,快讀新詩得剪除。

()

平生不許說功名,可但人嫌薄命人。松柏有心私自信,芝蘭無臭自相親。

只今我亦乘軒鶴,何事公猶入幕賓。會看飛英霄漢上,方知滿腹是精神。

()
吳當 : 望柴桑

何處柴桑裡,當年處士家。五株門外柳,九日徑邊花。

己草歸田賦,難乘下澤車。故山塵漠漠,極目送昏鴉。

()
易士達 : 柴桑山

千古先生節最高,功名識破等鴻毛。

如今亦作柴桑隱,只把荷衣當綠袍。

()

草莽連雲舊徑荒,人人稱是古柴桑。園蔬籬菊知何處,喬木蕭蕭掛夕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