晚出新亭

晚出新亭朗讀

大江一浩蕩,離悲足幾重。

潮落猶如蓋,雲昏不作峰。

遠戍唯聞鼓,寒山但見鬆。

九十方稱半,歸途詎有蹤。

晚出新亭譯文及註釋

譯文

江水浩蕩而去,離愁卻襲上心來,真是幾重波浪幾重悲啊。

儘管江上潮勢已經低落,但洶湧翻滾的波濤仍然猶如高張的車蓋,水面之上雲霧沉沉,無有峰巒之狀。

戍鼓之聲從遠處隱隱傳來,頓添幾分肅殺之氣;遠眺江岸,唯有寒山老鬆,滿目蕭索。

如果人的一生九十年,我才剛剛過去一半,現在孤舟遠征,可嘆征程艱難,歸程無期。

註釋

離悲:離別的悲愁。

蓋:車蓋。此處指退潮時的波浪。枚乘《七發》:“江水逆流,海水上潮。……波湧而濤落。……其少進也,浩浩豈豈(此二字應加三點水旁),如素車白馬,帷蓋之張。”此句言潮勢雖已低落,波濤還像車蓋一般。

雲昏:指雲霧迷漫。不作峰:謂山峰因雲霧迷漫而顯現不出山峰的形狀。

“遠戍”句:只聽見遠處戍樓傳來的鼓聲,而不見戍樓。戍:防軍駐守處。古時兵營中以鼓角紀時,日出日落的時候都擊鼓。

這兩句意思是說:因為江闊雲昏所以聞見只有戍鼓、山鬆而已。

“九十”句:《戰國策·秦策》:“行百里者半於九十。”意為行百里的路途,走了九十里才是一半。此言末路之難。

詎(jù):怎,豈,難道。

參考資料:

1、韋鳳娟 等.漢魏六朝詩鑑賞辭典.上海:上海辭書出版社,1992:1368-1369

晚出新亭鑑賞

  這首《晚出新亭》詩,是寫江上景色的代表性作品,寫景以抒情,情景交融。

  新亭在建康(今南京市)境內,是朝士們遊宴之所。詩的起勢不凡,首句寫景,次句寫情。江水浩蕩而去,離愁卻襲上心來,真是幾重波浪幾重悲啊。此詩的發端與謝朓《暫使下都夜發新林至京邑贈西府同僚》詩中的“大江流日夜,客心悲未央”正同,開首兩句即點出“離悲”的主題。以下四句具體寫江景:儘管江上潮勢已經低落,但洶湧翻滾的波濤仍然猶如高張的車蓋;水面之上雲霧沉沉,無有峰巒之狀。戍鼓之聲從遠處隱隱傳來,頓添幾分肅殺之氣;遠眺江岸,唯有寒山老鬆,滿目蕭索。“潮落”二句以潮落雲昏暗示詩人心潮不平,“遠戍”二句則通過戍鼓、寒鬆一步渲染悲愁的氣氛。在這荒寒蕭條,滿目淒涼的時刻,詩人卻不得不孤舟遠征,艱難獨行,最後兩句自然而然的直抒情懷,感嘆征程艱難,歸程無期。

  此詩語言洗煉,寫景抒情,皆出於自然,將落潮、昏雲、戍鼓、寒鬆等景物組合成一幅《孤舟遠行圖》,形象鮮明,意境幽遠。

陰鏗

陰鏗(約511年-約563年),字子堅,武威姑臧(今甘肅武威)人。南北朝時代樑朝、陳朝著名詩人、文學家,其高祖襲遷居南平(在今湖北荊州地區),其父親子春仕樑,為都督樑、秦二州刺史。鏗幼年好學,能誦詩賦,長大後博涉史傳,尤善五言詩,為當時所重,仕樑官湘東王蕭繹法曹參軍;入陳為始興王陳伯茂府中錄事參軍,以文才為陳文帝所讚賞,累遷晉陵太守、員外、散騎常侍。約在陳文帝天嘉末年去世。陰鏗的藝術風格同何遜相似,後人並稱為“陰何”。 ...

阴铿朗讀
()

猜你喜歡

驅車凌早術,山華映初日。攬轡且徘徊,復值清江謐。

杳靄楓樹林,參差黃鳥匹。氣物宛如斯,重以心期逸。

()

宛洛佳遨遊,春色滿皇州。

結軫青郊路,迥瞰蒼江流。

()

連歲芙蕖照眼明,今年荷葉又青青。

老夫去此無他戀,只憶看花水上亭。

()

心憶蓮池秉燭遊,葉殘花敗尚維舟。煙開翠扇清風曉,

水泥紅衣白露秋。神女暫來雲易散,仙娥初去月難留。

()

滿江風雨釀清愁,坐嘯煙波一葉舟。

目送飛花千里去,身隨空碧一鷗浮。

()

秋到邊城角聲哀,烽火照高臺。悲歌擊築,憑高酹酒,此興悠哉。

多情誰似南山月,特地暮雲開。灞橋煙柳,曲江池館,應待人來。

()
()
劉孝威 : 出新林詩

芒山視洛邑,函谷望秦京。遙分承露掌,遠見長安城。

故鄉已可識,遊子必勞情。霧罷前林見,風息湧川平。

()

斷岸陡成壁,其下橫清溪。溪光渺無盡,曲曲穿平畦。

含露葦苕潤,出波荷芰齊。積陰亙不散,涼意迎徵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