贈王桂陽

贈王桂陽朗讀

鬆生數寸時,遂為草所沒。

未見籠雲心,誰知負霜骨。

弱幹可摧殘,纖莖易陵忽。

何當數千尺,為君覆明月。

贈王桂陽譯文及註釋

譯文

一棵幼鬆剛剛出土,就被叢生的雜草埋住。

沒能看到它那籠聚雲氣的心志,誰能知道它有不畏霜雪的傲骨。

軟弱的枝幹隨時可能遭受摧殘,纖細的莖葉容易受到輕藐欺侮。

應當讓它長成參天大樹,為你禦寒遮暑。

註譯

這兩句是說松樹雖是大材,但當它初生數寸之時,也會被草埋沒而不被看重。

籠雲心:指高遠的志向。

負霜骨:指堅貞的品質。

弱幹:都指松樹幼小時的枝幹。

陵忽:欺陵、忽視,也即是摧殘的意思。

何當:何日。

覆明月:與前面“籠雲”意思相似。籠雲、覆月,都是指建大功立大業、能“遮無蓋地”的意思。

參考資料:

1、趙沛霖著.歷代詩文名著新選 八代三朝詩新選:湖北教育出版社,2007年07月第1版:第435頁

2、美文,逸才主編.古詩源 白話樂府卷:哈爾濱出版社,1995.11:第533頁

贈王桂陽創作背景

  王桂陽,疑即桂陽郡太守王嶸。吳均曾經一度依附於他,但未受器重,後來便離他而去。此詩可能是吳均自薦之作。

參考資料:

1、鄔國平選注.漢魏六朝詩選:上海古籍出版社,2005年11月第1版:第516頁

贈王桂陽鑑賞

  詩人在這首詩裡詠歎的是松樹,但它不是純粹的詠物詩,而是借詠物抒情詠懷,明寫松樹,暗喻人才,句句寫鬆,卻句句落實到人。詩的前四句指出,松樹在幼小時,並沒有很特別的地方,它和其他小樹苗一樣,常常淹沒在雜草叢中,不為人們所注意。人們不知道它有遠大的發展前景,也不瞭解它的籠罩雲氣的壯志和傲霜鬥雪的風骨。這既是詩人的自喻和自況,表明自己像松樹那樣具有遠大的理想和堅貞的節操,是一個“好苗子”,但“為草所沒”,未被發現和看重;同時也是要求當權者“慧眼識人”,要善於識別和發現人才。“弱幹可摧殘,纖莖易陵忽”兩句,指出松樹的成長有一個由小到大、由弱到強的過程,特別在它幼小的時候,容易被摧殘、被傷害,只有精心地培育它,愛護它、保護它,它才能茁壯成長,長成參天大樹。這兩句詩,有詩人尋求庇護的意圖。詩人自薦多才,仕途不濟,後因私撰《齊春秋》而遭受打擊,長久失意,希望得到王桂陽的援助和保護。以上六句詩,深刻揭示了人才成長的規律,即不僅要善於識別和發現人才,還要注意培養和愛護人才,只有這樣才能促進人才的健康成長,不然的話,人才是很容易被埋沒、被損害的。詩的最後兩句,詩人保證說:當幼鬆一旦長成數千尺的大樹,一定不會辜負主人的知遇之恩,要建功立業,庇護眾生,有所作為。

  此詩通篇採用比體,情意委婉,筆意含蓄,與當時南朝華靡豔麗的詩風相比,此詩顯得清新挺拔,別具一格。從結構上看,全篇首尾呼應,章法整飾,一氣貫注,中兩聯為對仗,已有一些唐人律詩的體貌。

吳均

吳均(469年-520年),字叔庠。南朝梁史學家,文學家,時官吳興主簿。明人輯有《吳朝清集》。 ...

吴均朗讀
()

猜你喜歡

樹響浹山來,猿聲繞岫急。旅帆風飄揚,行巾露沾溼。

深浪暗蒹葭,濃雲沒城邑。不見別離人,獨有相思泣。

()

昔聞楊伯起,拖金振清風。高華積海外,名實滿山東。

自有五都相,非無四世公。臨窗驚白日,倚匣曳輕虹。

()

客子慘無歡,送別江之幹。白雲方渺渺,黃鳥尚關關。

糾紛巫山石,合沓洞庭瀾。行衣侵曉露,徵舠犯夜湍。

()
高適 : 送桂陽孝廉

桂陽年少西入秦,數經甲科猶白身。

即今江海一歸客,他日雲霄萬里人。

()
湛若水 : 至桂陽州作

風馭雲車天與遊,天風吹過桂陽州。未知城郭人文別,分付詩囊一併收。

()

送君嶺南去,最喜桂陽州。紫翠千峰曉,嵌巖萬籟秋。

公庭如水靜,書屋傍雲幽。五馬輝光處,娛親足勝遊。

()

廣郡延袤古桂陽,郡人不省是維桑。換鹽忽漫逢賓客,食藕因思制楚裳。

天下幾州真刺史,我來一度舊劉郎。而今不作看花恨,訊息王孫草盡芳。

()
徐照 : 桂陽道中

官樹標牌號,遮陰種已成。

井乾人立久,蘆密獸行鳴。

()

驛書頻插羽,漢士遠征蠻。四月天將暑,三苗舊阻艱。

悲笳背城邑,苦霧溼關山。後夜東南望,妖氛翼軫間。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