支離東北風塵際,漂泊西南天地間。
三峽樓臺淹日月,五溪衣服共雲山。
羯胡事主終無賴,詞客哀時且未還。
庾信平生最蕭瑟,暮年詩賦動江關。
詠懷古蹟五首·其一。唐代。杜甫。 支離東北風塵際,漂泊西南天地間。三峽樓臺淹日月,五溪衣服共雲山。羯胡事主終無賴,詞客哀時且未還。庾信平生最蕭瑟,暮年詩賦動江關。
關中兵荒馬亂百姓流離失所,躲避戰亂漂泊流浪來到西南。
長久地停留三峽樓臺熬日月,與五溪民族都住在一片雲山。
羯胡人狡詐事主終究不可靠,傷時感世的詩人至今未回還。
樑代庾信的一生處境最淒涼,到晚年作的詩賦轟動了江關。
支離:流離。風塵:指安史之亂以來的兵荒馬亂。
樓臺:指夔州地區的房屋依山而建,層迭而上,狀如樓臺。淹:滯留。日月:歲月,時光。
五溪:指雄溪、樠溪、酉溪、潕溪、辰溪,在今湘、黔、川邊境。共雲山:共居處。
羯(jié)胡:古代北方少數民族,指安祿山。
詞客:詩人自謂。未還:未能還朝回鄉。
庾(yǔ)信:南北朝詩人。
動江關:指庾信晚年詩作影響大。“江關”指荊州江陵,梁元帝都江陵。
參考資料:
1、蕭滌非.杜甫詩選注.北京:人民文學出版社,1998:252-256
2、蘅塘退士 等.唐詩三百首·宋詞三百首·元曲三百首.北京:華文出版社,2009:156-158
3、張國舉.唐詩精華註譯評.長春:長春出版社,2010:325-327
這組詩是詠古蹟懷古人進而感懷自己的作品。作者於唐代宗大曆元年(766年)從夔州出三峽,到江陵,先後遊歷了宋玉宅、庾信古居、昭君村、永安宮、先主廟、武侯祠等古蹟,對於古代的才士、國色、英雄、名相,深表崇敬,寫下了《詠懷古蹟五首》,以抒情懷。
參考資料:
1、蕭滌非.杜甫詩選注.北京:人民文學出版社,1998:252-256
2、蕭滌非 等.唐詩鑑賞辭典.上海:上海辭書出版社,1983:575-580
這是五首中的第一首。組詩開首詠懷的是詩人庾信,這是因為作者對庾信的詩賦推崇備至,極為傾倒。他曾經說:“清新庾開府”,“庾信文章老更成“。另一方面,當時他即將有江陵之行,情況與庾信漂泊有相通之處。
首聯是杜甫自安史之亂以來全部生活的概括。安史亂後,杜甫由長安逃難至鄜州,欲往靈武,又被俘至長安,復由長安竄歸鳳翔,至鄜州探視家小,長安克復後,貶官華州,旋棄官,客秦州,經同谷入蜀,故曰“支離東北風塵際”。當時戰爭激烈,故曰風塵際。入蜀後,先後居留成都約五年,流寓梓州閬州一年,嚴武死後,由成都至雲安,今又由雲安來夔州,故曰“漂泊西南天地間”。只敘事實,感慨自深。
頷聯承上漂流西南,點明所在之地。這裡風情殊異,房屋依山而建,層層高聳,似乎把日月都遮蔽了。山區百姓大多是古時五溪蠻的後裔,他們身穿帶尾形的五色衣服同雲彩和山巒一起共居同住。
頸聯追究支離漂泊的起因。這兩句是雙管齊下,因為在詠懷之中兼含詠史之意,它既是自己詠懷,又是代古人——庾信——詠懷。本來,祿山之叛唐,即有似於侯景之叛樑,杜甫遭祿山之亂,而庾信亦值侯景之亂;杜甫支離漂泊,感時念亂,而庾信亦被留北朝,作《哀江南賦》,因身份頗相類,故不無“同病相憐”之感。正由於是雙管齊下,所以這兩句不只是承上文,同時也起下文。
尾聯承接上聯,說庾信長期羈留北朝,常有蕭條淒涼之感,到了暮年一改詩風,由原來的綺靡變為沉鬱蒼勁,常發鄉關之思,其憂憤之情感動“江關”,為人們所稱讚。
全詩從安史之亂寫起,寫自己漂泊入蜀居無定處。接寫流落三峽、五溪,與夷人共處。再寫安祿山狡猾反覆,正如樑朝的侯景;自己飄泊異地,欲歸不得,恰似當年的庾信。最後寫庾信晚年《哀江南賦》極為淒涼悲壯,暗寓自己的鄉國之思。全詩寫景寫情,均屬親身體驗,深切真摯,議論精當,耐人尋味。
杜甫(712-770),字子美,自號少陵野老,世稱“杜工部”、“杜少陵”等,漢族,河南府鞏縣(今河南省鞏義市)人,唐代偉大的現實主義詩人,杜甫被世人尊為“詩聖”,其詩被稱為“詩史”。杜甫與李白合稱“李杜”,為了跟另外兩位詩人李商隱與杜牧即“小李杜”區別開來,杜甫與李白又合稱“大李杜”。他憂國憂民,人格高尚,他的約1400餘首詩被保留了下來,詩藝精湛,在中國古典詩歌中備受推崇,影響深遠。759-766年間曾居成都,後世有杜甫草堂紀念。 ...
杜甫。 杜甫(712-770),字子美,自號少陵野老,世稱“杜工部”、“杜少陵”等,漢族,河南府鞏縣(今河南省鞏義市)人,唐代偉大的現實主義詩人,杜甫被世人尊為“詩聖”,其詩被稱為“詩史”。杜甫與李白合稱“李杜”,為了跟另外兩位詩人李商隱與杜牧即“小李杜”區別開來,杜甫與李白又合稱“大李杜”。他憂國憂民,人格高尚,他的約1400餘首詩被保留了下來,詩藝精湛,在中國古典詩歌中備受推崇,影響深遠。759-766年間曾居成都,後世有杜甫草堂紀念。
淒涼百戰瘡痍地,亙古英雄草莽間。風韻蕭蕭生易水,雲陰漠漠擁燕山。
銅駝歷劫觀興廢,鴻雁忘情自往還。萬壑千巖環崱屴,亂峰高聳紫荊關。
易州道中詠懷古蹟五首用杜工部韻 其一。奕欣。易州道中詠懷古蹟五首用杜工部韻 其一。 淒涼百戰瘡痍地,亙古英雄草莽間。風韻蕭蕭生易水,雲陰漠漠擁燕山。銅駝歷劫觀興廢,鴻雁忘情自往還。萬壑千巖環崱屴,亂峰高聳紫荊關。
詠懷古蹟五首。陳子升。詠懷古蹟五首。 憶昔光天共帝臣,翠華西狩復南巡。百蠻奔走千秋事,五嶺蹉跎萬死身。兵甲漸加成戰地,鄉關才出尚比鄰。從來發軔騷人興,野曠雲流望轉新。
詠懷古蹟五首 其三。杜甫。詠懷古蹟五首 其三。 群山萬壑赴荊門,生長明妃尚有村。一去紫臺連朔漠,獨留青冢向黃昏。畫圖省識春風面,環佩空歸月夜魂。千載琵琶作胡語,分明怨恨曲中論。
詠懷古蹟五首·其二。杜甫。詠懷古蹟五首·其二。 搖落深知宋玉悲,風流儒雅亦吾師。悵望千秋一灑淚,蕭條異代不同時。江山故宅空文藻,雲雨荒臺豈夢思。最是楚宮俱泯滅,舟人指點到今疑。
詠懷古蹟五首·其五。杜甫。詠懷古蹟五首·其五。 諸葛大名垂宇宙,宗臣遺像肅清高。三分割據紆籌策,萬古雲霄一羽毛。伯仲之間見伊呂,指揮若定失蕭曹。運移漢祚終難復,志決身殲軍務勞。
詠懷古蹟五首·其四。杜甫。詠懷古蹟五首·其四。 蜀主窺吳幸三峽,崩年亦在永安宮。翠華想像空山裡,玉殿虛無野寺中。古廟杉鬆巢水鶴,歲時伏臘走村翁。武侯祠堂常鄰近,一體君臣祭祀同。
分茅嶺下尋銅柱,薄海人思漢伏波。列陣不難招象馬,為樑真欲架黿鼉。
山川據險將無敵,金石銘功在不磨。莫道南征猶緩計,凌煙他日看巍峨。
詠懷古蹟五首 其三 銅柱。陳子升。詠懷古蹟五首 其三 銅柱。 分茅嶺下尋銅柱,薄海人思漢伏波。列陣不難招象馬,為樑真欲架黿鼉。山川據險將無敵,金石銘功在不磨。莫道南征猶緩計,凌煙他日看巍峨。
辛壬癸甲出關回,行路雖難歌莫哀。敝舍亦勞千里望,中原只透一門開。
傷心逆旅通行李,屈指將軍有姓梅。風度樓前融朔雪,大唐今數曲江才。
詠懷古蹟五首 其二 臺嶺。陳子升。詠懷古蹟五首 其二 臺嶺。 辛壬癸甲出關回,行路雖難歌莫哀。敝舍亦勞千里望,中原只透一門開。傷心逆旅通行李,屈指將軍有姓梅。風度樓前融朔雪,大唐今數曲江才。
廣郡延袤古桂陽,郡人不省是維桑。換鹽忽漫逢賓客,食藕因思制楚裳。
天下幾州真刺史,我來一度舊劉郎。而今不作看花恨,訊息王孫草盡芳。
詠懷古蹟五首 其四 桂陽。陳子升。詠懷古蹟五首 其四 桂陽。 廣郡延袤古桂陽,郡人不省是維桑。換鹽忽漫逢賓客,食藕因思制楚裳。天下幾州真刺史,我來一度舊劉郎。而今不作看花恨,訊息王孫草盡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