菩薩蠻·畫船捶鼓催君去

菩薩蠻·畫船捶鼓催君去朗讀

畫船捶鼓催君去,高樓把酒留君住。去住若為情,西江潮欲平。

江潮容易得,只是人南北。今日此樽空,知君何日同!

菩薩蠻·畫船捶鼓催君去譯文及註釋

譯文

畫船上的船伕捶著鼓催促著你啟程,在高樓上我端著酒想把你留住。是去還是留,真叫人難以抉擇,此時西江的潮水將要平息。

江潮時常有,只是我倆從此便南北相隔。今天這酒杯空了,不知道什麼時候才能與你同飲!

註釋

畫船:裝飾華美的遊船。

捶鼓:擂鼓,擊鼓。

把酒:端著酒

若為情:何以為情,難為情。

樽:酒杯。

菩薩蠻·畫船捶鼓催君去創作背景

  宋英宗1065年,舒亶考中進士,舒亶在中進士後初任臨海縣尉,因擅殺不孝部屬而辭官回鄉,復起後調任審官院主簿。不久,他接受了一個任務,即出使西夏,劃分宋夏疆界。這首詞便是他在出使西夏之期所做。

參考資料:

1、諸葛憶兵.宋詞品鑑.北京:中國人民大學出版社,2010:155

菩薩蠻·畫船捶鼓催君去鑑賞

  上片寫送別時的情景。臨別依依,行者與送行者,相互留戀,卻終於分離。“畫船捶鼓催君去,高樓把酒留君住。”送別者為行人設宴餞行,兩人別離依依,千言萬語說也說不盡,一直拖到最後一刻。捶鼓,猶言敲鼓,是開船的訊號。船家已擊鼓催行,而這一邊卻樓上把盞勸酒。“催”,見時間之難以再延。“高樓把酒留君住”,船家已經“催人”了,而這邊還在把酒“留”人。為人餞行,按說應該先寫“高樓把酒留君住”,之所以倒裝,正是為了強調分離時的緊迫感。一”催“一“留”將“去"和"住”的矛盾突出出來了,並且帶動全篇。“去住若為情,西江潮欲平。”行者欲去不忍,欲住不能,正左右為難之時,江水就快平潮了,“西江潮欲平”一語包含了無數未盡之言。這兩句妙就妙在不直接說是去是留,而是通過江潮漲平的景象來說明答案。江潮漲滿之時正是船家趁潮水開航的時候。

  下片寫別後的懷念。“知君何日同”,表現出難言的相思之情。“江潮容易得,只是人南北。”這兩句承上片“江潮”而來,說潮水有信,定時起落,而人一旦離去,兩人便遙遙相隔再難相見。“今日此樽空,知君何日同!”今日樽空而潮載君去,但未知潮水何日能復送君歸來。這依然是情景和思忖結合。詞中以迴環往復的語言節奏,用來表現依依不捨、綿長深厚的“思致”。將送別之人心中的不捨之情和盤托出,尤為動人。

  這是一首惜別詞。作者詞中以一推一挽之情勸住對方的眼淚,這種抒寫傷離恨別心緒的表現手法,與宋詞中寫離別時常見的纏綿悱惻、肝腸痛斷、難捨難分的情狀有所不同。

舒亶

舒亶(1041-1103)字通道,號懶堂,慈溪(今屬浙江)人。治平二年(1065)試禮部第一,即狀元(進士及第),授臨海尉。神宗時,除神官院主簿,遷秦鳳路提刑,提舉兩浙常平。後任監察御史裡行,與李定同劾蘇軾,是為「烏臺詩案」。進知雜御史、判司農寺,拜給事中,權直學士院,後為御史中丞。崇寧元年(1102)知南康軍,京以開邊功,由直龍圖閣進待制,翌年卒,年六十三。《宋史》、《東都事略》有傳。今存趙萬里輯《舒學士詞》一卷,存詞50首。 ...

舒亶朗讀
()

猜你喜歡

蔡伸 : 菩薩蠻

鳴笳疊鼓催雙槳。扁舟穩泛桃花浪。別淚灑東風。前歡如夢中。
夢魂無定據。不到相逢處。縱使夢相逢。香閨豈解同。

()

鼕鼕臘鼓催年罷,江波碧瀉春如畫。春到已多時,梅花知不知。

山色隨江掩,盡被東風染。染得綠生生,一層深一層。

()

畫船橫絕湖波練。更上雕鞍窮翠巘。霜橘半垂黃。征衣盡日香。

鐘聲雲外聽。金界青松映。何處是華山。峰巒杳靄間。

()

拍堤綠漲桃花水。畫船穩泛東風裡。絲雨溼苔錢。淺寒生禁菸。

江山留不住。卻載笙歌去。醉倚玉搔頭。幾曾知旅愁。

()

趁晴預約嬉遊伴。曉窗多謝鶯聲喚。春水一篙深。畫船垂柳陰。

銀壺提玉乳。攜取紅牙去。萬一有新詞。清歌佐酒卮。

()

人人盡說江南好,遊人只合江南老。春水碧於天,畫船聽雨眠。

壚邊人似月,皓腕凝霜雪。未老莫還鄉,還鄉須斷腸。

()

子規啼破城樓月,畫船曉載笙歌發。兩岸荔枝紅,萬家煙雨中。

佳人相對泣,淚下羅衣溼。從此信音稀,嶺南無雁飛。

()

白蘋洲渚垂楊岸。藕花未放青蒲短。斜日畫船歸。揹人雙鷺飛。

醉眠金馬客。不道風塵隔。紅影上窗紗。小庭空落花。

()
沈蔚 : 菩薩?/菩薩蠻

春城迤邐層陰繞。青梅競弄枝頭小。江色雨和煙。行人江那邊。好花都過了。滿地空芳草。落日醉醒閒。一春無此寒。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