送溫處士歸黃山白鵝峰舊居

送溫處士歸黃山白鵝峰舊居朗讀

黃山四千仞,三十二蓮峰。

丹崖夾石柱,菡萏金芙蓉。

伊昔升絕頂,下窺天目鬆。

仙人煉玉處,羽化留餘蹤。

亦聞溫伯雪,獨往今相逢。

採秀辭五嶽,攀巖歷萬重。

歸休白鵝嶺,渴飲丹砂井。

鳳吹我時來,雲車爾當整。

去去陵陽東,行行芳桂叢。

回溪十六度,碧嶂盡晴空。

他日還相訪,乘橋躡彩虹。

送溫處士歸黃山白鵝峰舊居譯文及註釋

譯文

黃山高聳四千仞,蓮花攢簇三十二峰。

丹崖對峙夾石柱,有的像蓮花苞,有的像金芙蓉。

憶往昔,我曾登臨絕頂,放眼遠眺天目山上的老鬆。

仙人煉玉的遺蹟尚在,羽化昇仙處還留有遺蹤。

我知道今天你要獨往黃山,也許可以和溫伯雪相逢。

為採擷精華辭別五嶽,攀巖臨穴,經歷艱險千萬重。

歸來閒居白鵝嶺上,渴了飲丹砂井中水。

鳳凰叫時我即來,你要準備雲霓車駕一起遊覽天宮。

來往陵陽仙山東,行走在芬芳的桂樹叢中。

回曲溪流十六渡,青山如嶂立晴空。

以後我還會時常來訪問,乘著弓橋步入彩虹中。

註釋

黃山:古稱黟山,唐改黃山。在安徽省南部,跨歙、黔、太平、休寧四縣。

菡萏:即荷花。

天目:山名,在浙江臨安縣西北,上有兩湖若左右目,故名天目。

煉玉:指煉仙丹。

羽化:指成仙而去。黃山有煉丹峰,高八百七十初,相傳浮丘公煉丹於峰頂,經八甲子,丹始成。

溫伯雪:名伯,字雪子。李白此處借其名以喻溫處士。獨往:謂離群而隱居。

丹砂井:黃山東峰下有硃砂湯泉,熱可點茗,春時即色微紅。

鳳吹:用仙人王子喬吹笙作鳳鳴事。

雲車:仙人所乘。

陵陽:即陵陽山,在安徽涇縣西南。相傳為陵陽子明成仙處。

橋:指仙人橋,又名天橋、仙石橋,在煉丹臺,為黃山最險之處。兩峰絕處,各出峭石,彼此相抵,有若筍接,接而不合,似續若斷,登者莫不嘆為奇絕。

參考資料:

1、周錫卿,施丁,周用宜.山河壯麗:團結出版社,2006-06-01

送溫處士歸黃山白鵝峰舊居創作背景

  根據裴斐編的《李白年譜簡編》,此詩作於公元754年(唐玄宗天寶十三載)李白五十四歲時。當時李白與魏萬別後,遊宣城(今屬安徽省)、南陵(今屬安徽省)、秋浦(今安徽省貴池縣),並登黃山。在他的好友溫處士將歸黃山白鵝峰舊居時,李白將黃山美景描繪成此詩贈別。

參考資料:

1、劉開揚,周維揚,陳子健 .中國古典文學作品選讀 李白詩選注:上海古籍出版社,1989-09:121

送溫處士歸黃山白鵝峰舊居鑑賞

  黃山有“三十六大峰,三十六小峰”,石柱峰、吳蓉峰、蓮花峰,均高聳峭拔。直刺青天,形如蓬荷。王琦在解釋前兩句詩時說:“詩意則謂黃山三十二峰曲口蓮花,丹崖夾峙中,植立若柱然,其頂之圓平者如菡萏之未舒,其項之開放者,如關蓉之己秀。未嘗專指三峰而言也”

  詩人自敘曾遊黃山,描寫其高峻神秀,有神仙遺蹤。黃山的硃砂泉,自硃砂峰流來,酌飲甘芳可口,浴洗令人心境清廓。氣爽體舒。自己來到黃山時,有仙樂嗚奏,溫處士整理仙車相迎。以後我還會時常來訪問,踏著彩虹化成的石橋,拜訪溫處士。

  詩人以豐宮的想像、生動的筆觸描繪出黃山壯麗多姿的景象;點出眾降、練玉處、丹沙井,使人獲得非常親切的美感。

  詩人憑藉他“伊者升絕頂”,遊覽黃山所得到的印象,根據所送的朋友的“處士”身份及其歸居之地,馳騁想象和聯想,運用有關的神話傳說,創作出了這篇具右浪漫主義特色的作品。前八句正面寫黃山,描寫它高峽、秀麗,是神仙修煉之地,為寫送溫處士歸山養真修造作為鋪墊。以下十四句從“送”字著筆,是全詩的主旨,中分數層;先寫與溫處士相遇;次寫溫處士是遊五嶽歸來,歸休黃山白鵝舊居,並希望他在歸休之地得道成仙,以引渡自己;再次,“去去”四勺,是寫同溫處士分手時道剔的話,想象他在途中的經歷和將要見到的景象;最後兩句寫他日相訪,表達了詩人對溫處士的感情。詩中表現出一種飄然欲仙的浪漫主義色彩。

李白

李白(701年-762年),字太白,號青蓮居士,唐朝浪漫主義詩人,被後人譽為“詩仙”。祖籍隴西成紀(待考),出生於西域碎葉城,4歲再隨父遷至劍南道綿州。李白存世詩文千餘篇,有《李太白集》傳世。762年病逝,享年61歲。其墓在今安徽當塗,四川江油、湖北安陸有紀念館。 ...

李白朗讀
()

猜你喜歡

沙頭宴別酒微醺,客裡那堪獨送君。蓬鬢相看渾似夢,萍蹤無定又離群。

黃山草聖誰同調,處士香名世共聞。莫嘆蔡邕今已老,仲容年少總能文。

()

  伯樂一過冀北之野,而馬群遂空。夫冀北馬多天下。伯樂雖善知馬,安能空其郡邪?解之者曰:“吾所謂空,非無馬也,無良馬也。伯樂知馬,遇其良,輒取之,群無留良焉。苟無良,雖謂無馬,不為虛語矣。”

 ...

()
范仲淹 : 留題方幹處士舊居

風雅先生舊隱存,子陵臺下白雲村。

唐朝三百年冠蓋,誰聚詩書到遠孫。

()
許渾 : 題倪處士舊居

儒翁九十餘,舊向此山居。生寄一壺酒,死留千卷書。

檻摧新竹少,池淺故蓮疏。但有子孫在,帶經還荷鋤。

()

賀監舊山川,空來近百年。聞君與琴鶴,終日在漁船。

島露深秋石,湖澄半夜天。雲門幾回去,題遍好林泉。

()

一室貯琴尊,詩皆大雅言。夜過秋竹寺,醉打老僧門。

遠燒來籬下,寒蔬簇石根。閒庭除鶴跡,半是杖頭痕。

()
朱彝尊 : 送孫處士默還黃山

蕪城客散亂烏啼,別業黃山路不迷。後夜相思秋色遠,月明三十二峰西。

()
李時行 : 送溫尚書還蜀

承恩歸舊裡,祖帳滿都城。戀闕丹心在,憂時雪鬢生。

錦江秋月白,劍閣暮雲橫。佇看平津詔,蒼生望老成。

()

居恆誇我,道黃山勝處,峰峰奇絕。十載仳離辭故隱,磨盡鞋芒冠鐵。

卻向塵中,凝思霞外,頤朵西施舌。行行掉首,九牛難挽歸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