嘗聞秦地西風雨,為問西風早晚回。
白髮老農如鶴立,麥場高處望雲開。
農家望晴。唐代。雍裕之。 嘗聞秦地西風雨,為問西風早晚回。白髮老農如鶴立,麥場高處望雲開。
曾經聽說秦地(今陝西一帶)颳起西風就會下雨,西風啊,你什麼時候回去啊?
頭髮花白的老農久久站立在麥場的高處,盼望著烏雲散去、太陽重現。
嘗:曾經。
聞:聽見,聽說。
詩中描寫的場景是,正當農民打麥晒場的時候,忽然變了風雲。一時風聲緊,雨意濃。秦地(今陝西一帶)西風則雨,大約出自當時的農諺。這樣的農諺與天氣變化有關。“嘗聞”二字,寫人們對天氣變化的關切。這樣,開篇一反絕句平直敘起的常法,入手就造成緊迫感,有烘托氣氛的作用。
在這個節骨眼上,天氣好壞關係到一年收成。一場大雨,將會使很多人家的希望化作泡影。所以詩人懇切地默禱蒼天不要下雨。這層意思在詩中沒有直說,而用了形象化的語言,賦西風以人格,盼其早早回去,彷彿它操有予奪的權柄似的。“為問西風早晚回?”早晚回,即何時回,這怯生生的一問,表現的心情是焦灼的。
後二句是從生活中直接選取一個動人的形象來描繪:“白髮老農如鶴立,麥場高處望雲開。”給人以深刻的印象。首先,這樣的人物最能集中體現古代農民的性格:他們默默地為社會創造財富,飽經磨難與打擊,經常掙扎在生死線上,卻頑強地生活著,永不絕望。其次,“如鶴立”三字描繪老人“望雲開”的姿態極富表現力。“如鶴”的比喻,與白髮有關,“鶴立”的姿態給人一種持久、執著的感覺。這一形體姿態,能恰當表現出人物的內心活動。最後是“麥場高處”這一背景細節處理對突出人物形象起到不容忽視的作用。“麥場”,對於季節和“農家望晴”的原因是極形象的說明。而“高處”,對於老人“望雲開”的迫切心情則更是具體微妙的一個暗示。通過用近似於繪畫的語言來表述,較之直接的敘寫,更為含蓄,有力透紙背之感。
這首詩選取收割時節西風已至大雨將來時的一個農家生活片斷,集中刻畫一個老農望雲的情節,通過這一“望”,可以使讀者聯想到農家一年半載的辛勤,如同白居易《觀刈麥》所描寫過的那種勞動情景;也可以使讀者想到嗷嗷待哺的農家兒孫和等著收割者的無情的“收租院”等等,詩的潛在含義是很深的。由於七言絕句體裁較小,意象必須集中,必須使讀者窺斑見豹。此詩不同於《觀刈麥》的鋪陳抒寫手法,只集中寫一“望”字,也是“體實施之”的緣故。
這首詩對農民有同情,但沒有同情的話;對農民有歌頌,但也沒有歌頌的話。詩人由衷的同情與歌頌盡在不言之中了。
雍裕之雍裕之:唐朝人(約公元八一三年前後在世)字不詳,蜀人。生卒年均不詳,約唐憲宗元和中前後在世。有詩名。工樂府,極有情致。貞元后,數舉進士不第,飄零四方。裕之著有詩集一卷, 《新唐書藝文志》傳於世。 ...
雍裕之。 雍裕之雍裕之:唐朝人(約公元八一三年前後在世)字不詳,蜀人。生卒年均不詳,約唐憲宗元和中前後在世。有詩名。工樂府,極有情致。貞元后,數舉進士不第,飄零四方。裕之著有詩集一卷, 《新唐書藝文志》傳於世。
鳥啼。陸游。鳥啼。...谷,家家蠶上簇;五月鳴鴉舅,苗稚憂草茂。人言農家苦,望晴復望雨;樂處誰得知?生不識官府。葛衫麥飯有即休,湖橋小市酒如油。夜夜扶歸常爛醉,不怕行逢灞陵尉。
穹廬山中望晴。高拱樞。穹廬山中望晴。 登眺為逃秦,偏餘慣惜春。風高通雨氣,雲薄透山身。鳥接探梅客,天容著屐人。禪房花徑古,野語隱盟真。
久雨望晴十月六日夜雷雨大作。舒邦佐。久雨望晴十月六日夜雷雨大作。 十月天猶暖,渾如二月晴。雷聲兼雨勢,春令已冬行。稻穟多生耳,田家有嘆聲。官倉須玉粒,早為掛銅鉦。
一夜翻河落瓦溝,平明山靄欲全收。正疑礎潤雲生足,直怕天明日探頭。
倏忽去來觀聚蟻,現前起滅悟浮漚。佔晴不問黃衣使,已向鳥烏聲際求。
久雨似有晴意繼而復陰作望晴。李彌遜。久雨似有晴意繼而復陰作望晴。 一夜翻河落瓦溝,平明山靄欲全收。正疑礎潤雲生足,直怕天明日探頭。倏忽去來觀聚蟻,現前起滅悟浮漚。佔晴不問黃衣使,已向鳥烏聲際求。
冬曉登韜光禪院後山望晴雪。王錫。冬曉登韜光禪院後山望晴雪。 天地氣嚴凝,出郭遊人少。踏雪登山巔,凌虛縱遠眺。萬戶炊煙遲,奇景湛清曉。竹折枝蒙密,鬆危勢夭矯。足底多寒雲,眼前絕飛鳥。風驚碧落間,日出扶桑表。千重越岫明,一帶錢江小。百里紛皚皚,萬...
嶽池農家。陸游。嶽池農家。 春深農家耕未足,原頭叱叱兩黃犢,泥融無塊水初渾,雨細有痕秧正綠。綠秧分時風日美,時平未有差科起,買花西舍喜成婚,持酒東鄰賀生子。誰言農家不入時,小姑畫得城中眉,一雙素手無人識,空村相喚看繅...
農家嘆。楊萬里。農家嘆。 兩月春霖三日晴,冬寒初暖稍秧青。春工只要花遲著,愁損農家管得星。
農家。戴栩。農家。 農家何所有,掛壁一鋤犁。歲計唯供賦,門前自好溪。剝麻稭覆日,繰繭蛹分雞。不復知炎月,南風焚{稃去子加舊}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