途經秦始皇墓

途經秦始皇墓朗讀

龍盤虎踞樹層層,勢入浮雲亦是崩。

一種青山秋草裡,路人唯拜漢文陵。

途經秦始皇墓譯文及註釋

譯文

龍盤虎踞地勢雄峻綠樹一層層,哪怕高入浮雲最終也是要坍崩。

贏政劉恆同樣葬在青山秋草裡,人們卻只去祭拜漢文帝的霸陵。

註釋

秦始皇墓:在陝西臨潼下河村附近,南依驪山,北臨渭水,墳塋巨大,草木森然。

龍盤虎踞:形容地勢雄峻險要。

崩:敗壞。《詩經·魯頌·閟宮》:“不虧不崩。”漢鄭玄注:“虧、崩,皆謂毀壞也。”

一種:一般,同樣。

漢文陵:即霸陵,漢文帝劉恆的陵墓,在今陝西西安東郊的霸陵原上,距秦始皇陵不遠。漢文帝生時以節儉出名,死後薄葬,霸陵極其樸素,受到後人稱讚。

參考資料:

1、張國舉.唐詩精華註譯評:長春出版社,2010:659

2、3. 張國動.中國曆代諷刺詩選注:文化藝術出版社,2012:132-133

途經秦始皇墓創作背景

  作為中國歷史上第一個統一的封建帝國的君主,秦始皇以他的雄才偉略為此後二千年的封建國家奠定了統治的藍圖。許渾過秦始皇陵所在的驪山,寫下了這首《途經秦始皇墓》,以表達他對這個歷史人物的基本評價。

參考資料:

1、張國動.中國曆代諷刺詩選注:文化藝術出版社,2012:132-133

2、艾治平.歷代絕句精華全解:百花文藝出版社,2012:121-122

途經秦始皇墓鑑賞

  始秦皇墓南依驪山,北臨渭水,地形雄偉,景象佳麗,有“龍盤虎踞”之勢。並以“樹層層”來烘托,更見其氣象的不凡。次句前四字“勢如浮雲”,在含意上應歸入上句:陵墓落成之初,曾經“樹草木以象山”,雖歷千餘年,到晚唐也仍是群樹層疊,高薄雲天。總之前十一個字,或以“龍盤虎踞”狀之,或以“樹層層”烘托之,或以“勢如浮雲”陳述之,把始皇墓的雄奇壯偉,氣象萬千,呈現了出來。可是後三個字“亦是崩”一出,如無堅不摧的神劍,輕輕一揮,直使眼前的龐然大物,骨化形銷了。對於像山一樣高大的墓堆,當時就有民謠說:“運石甘泉口,渭水為不流,千人歌,萬人吼,運石堆積如山阜。”顯然這裡還有弦外之音:“崩”者並非專指墳墓崩塌(實際墳墓也並未崩)或秦始皇駕崩,而包括有如傳說的曾被項羽掘毀,或更荒唐的“牧火宵焚”;秦始皇苦心經營的“子孫帝王萬世之業”,也很快就土崩瓦解了。詩人的嘲諷尖銳潑辣,這三個字乾脆利落,嚴於斧械,真有一言九鼎的氣概。

  末二句繼續深化其反對殘暴政治的思想。同樣是坐落在青山秋一草間的陵墓,行路之人經過時,卻只恭敬地拜渴漢文帝的陵墓。漢文帝是漢代初年文景之治的代表人物,他推行黃老之治,與民休息,艱苦樸素,曾欲建一露臺,一核算工價需千金,相當於十戶中人之產,漢文帝立刻停止這個露臺的修建。他在歷史上算得上是一位能夠了解人民疾一的好皇帝,同樣地,人們也只會紀念和緬懷這樣的對人民較好的統治者,而不會去對那殘暴刻薄的秦始皇頂禮膜拜。民心所向,在這個小小的參拜陵墓的行為中顯現得很清楚了。詩題是寫過秦始皇墓,此處卻著力寫漢文帝陵,看似詩思不屬,實際上在兩種統治方式、兩種對待人民的態度的對比之下,詩的主題更顯突出。

  此詩渾厚有味,通過對比手法來對歷史人物加以抑揚,反映了作者對剛恨殘暴的統治者的憤恨和對謙和仁愛的統治者的懷念,詩意填密,可以規見作者的詩心。這首詩明白無誤地表現出作者自己的歷史觀、是非觀,可說是一首議論詩。但它的字挾風雷,卻出之以輕巧疏宕,唱嘆有情的筆墨,有幽美的藝術魅力,而不像是在評說是非了。

許渾

許渾(約791~約858),字用晦(一作仲晦),唐代詩人,潤州丹陽(今江蘇丹陽)人。晚唐最具影響力的詩人之一,其一生不作古詩,專攻律體;題材以懷古、田園詩為佳,藝術則以偶對整密、詩律純熟為特色。唯詩中多描寫水、雨之景,後人擬之與詩聖杜甫齊名,並以“許渾千首詩,杜甫一生愁”評價之。成年後移家京口(今江蘇鎮江)丁卯澗,以丁卯名其詩集,後人因稱“許丁卯”。許詩誤入杜牧集者甚多。代表作有《咸陽城東樓》。 ...

许浑朗讀
()

猜你喜歡

許渾 : 途經李翰林墓

氣逸何人識,才高舉世疑。禰生狂善賦,陶令醉能詩。

碧水鱸魚思,青山鵩鳥悲。至今孤冢在,荊棘楚江湄。

()
李隆基 : 途經華嶽

飭駕去京邑,鳴鸞指洛川。循途經太華,回蹕暫周旋。

翠崿留斜影,懸巖冒夕煙。四方皆石壁,五位配金天。

()
許渾 : 途經敷水

脩蛾顰翠倚柔桑,遙謝春風白麵郎。五夜有情隨暮雨,百年無節待秋霜。

重尋繡帶朱藤合,更認羅裙碧草長。何處野花何處水,下峰流出一渠香。

()
許渾 : 途經敷水

修蛾顰翠倚柔桑,遙謝春風白麵郎。五夜有情隨暮雨,

百年無節待秋霜。重尋繡帶朱藤合,更認羅裙碧草長。

()

亞夫重過柳營門,路指岷峨隔暮雲。

紅額少年遮道拜,殷勤認得舊將軍。

()
宋之問 : 奉使嵩山途經緱嶺

侵星發洛城,城中歌吹聲。畢景至緱嶺,嶺上煙霞生。

草樹饒野意,山川多古情。大隱德所薄,歸來可退耕。

()
張九齡 : 奉和聖制途經華山

萬乘華山下,千巖雲漢中。靈居雖窅密,睿覽忽玄同。

日月臨高掌,神仙仰大風。攢峰勢岌岌,翊輦氣雄雄。

()

世亂他鄉見落梅,野塘晴暖獨徘徊。

船沖水鳥飛還住,袖拂楊花去卻來。

()

西嶽鎮皇京,中峰入太清。玉鑾重嶺應,緹騎薄雲迎。

霽日懸高掌,寒空類削成。軒遊會神處,漢幸望仙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