鸚鵡曲·夷門懷古

鸚鵡曲·夷門懷古朗讀

人生只合梁園住,快活煞幾個白頭父。指他家五輩風流,睡足胭脂坡雨。

〔么〕說宣和錦片繁華,輦路看元宵去。馬行街直轉州橋,相國寺燈樓幾處。

鸚鵡曲·夷門懷古譯文及註釋

譯文

人生能居住在開封古城,真是一大幸事,你看那幾位白髮老頭,談笑風生,快樂何似。他們中有的人祖上五代都生活在此,過慣了京城的安穩日子。老頭兒們閒話起宋徽宗宣和年間,汴京城花團錦簇,繁華之至。

正月十五日元宵之夜,人們都湧上御街去觀賞燈市。從馬行街直轉至州橋,處處火樹銀花,耀如白日;更有幾處燈樓格外壯觀,坐落在那著名的大相國寺。

註釋

夷門:戰國魏都大梁(今河南開封)的東城門,後遂成為開封城的別稱。

梁園:西漢樑孝王劉武所建的園囿,位於今開封市東南。

胭脂坡:唐代長安地名。

宣和:宋徽宗年號,即1119年至1125年。

輦路:天子車駕常經之路。此指汴京御街。

馬行街:宋代汴京(今河南開封)地名。州橋:又名汴橋、天漢橋,在汴京御街南,正對皇宮。

相國寺:原為北齊建國寺,宋太宗朝重建,為汴京著名建築,其中庭兩廡可容萬人。

參考資料:

1、天下閱讀網.鸚鵡曲·夷門懷古

鸚鵡曲·夷門懷古鑑賞

  起句“人生只合梁園住”,是模仿唐人張祜的“人生只合揚州死”(《縱遊淮南》)的故作奇語。接著,以“幾個白頭父”的閒談和回憶,來支援這一結論。這其實就同唐詩的“白頭宮女在,閒坐說玄宗”一樣,表面上是撫今追昔,實質上卻充滿了年光飛逝的滄桑之感。

  上片出現了“胭脂坡”的地名,這原是唐代長安城中的一處所在。作者移入“夷門”,正是為了影射出此地在北宋時期作為全國都城的事實。同樣,“君子之澤,五世而斬”,而曲中強調“他家五輩風流”,這“風流”無疑是屬於宋代汴京的全盛時期。換句話說:“白頭父”們是在演說和追念前朝,他們雖不是遺民,但父祖輩對於故國的愛國情感卻一代代傳了下來。這在元代是忌諱的,所以曲中的“快活煞”三字,只是作者使用的障眼法。

  白頭父談話的主題是“說宣和”,而且著眼於其時的“錦片繁華”。作為具有典型性的例證表現,是正月十五元宵節的觀燈。北宋汴京的元宵燈市,是天下聞名的,其時張燈結綵,火樹銀花,金吾不禁,連大內前的御街,也任由百姓和行人來往觀賞。“輦路”、“馬行街”、“州橋”、“相國寺”……“白頭父”們如數家珍,表現出強烈的緬懷和神往。“宣和”是“靖康”前的年號,也就是宋徽宗在禪位做太上皇前的最後幾年,下距北宋的滅亡已近在咫尺。老父們對他荒政失國的過失未予責備,卻津津樂道他在元宵燈節的與民同樂,並以此作為“人生只合梁園住”的一則論據,可從一個側面反映出元代漢族百姓的民族情緒。“錦片繁華”在作者的時代已成為歷史陳跡,詩人“夷門懷古”的用意與心情,可以想見。

馮子振

馮子振,元代散曲名家,1253-1348,字海粟,自號瀛洲洲客、怪怪道人,湖南攸縣人。自幼勤奮好學。元大德二年(1298)登進士及第,時年47歲,人謂“大器晚成”。朝廷重其才學,先召為集賢院學士、待制,繼任承事郎,連任保寧(今四川境內)、彰德(今河南安陽)節度使。晚年歸鄉著述。世稱其“博洽經史,於書無所不記”,且文思敏捷。下筆不能自休。一生著述頗豐,傳世有《居庸賦》、《十八公賦》、《華清古樂府》、《海粟詩集》等書文,以散曲最著。 ...

冯子振朗讀
()

猜你喜歡

馮子振 : 鸚鵡曲·赤壁懷古

茅廬諸葛親曾住。早賺出抱膝樑父。笑談間漢鼎三分,不記得南陽耕雨。嘆西風捲盡豪華,往事大江東去。徹如今話說漁樵,算也是英雄了處。

()
馮子振 : 鸚鵡曲·赤壁懷古

茅廬諸葛親曾住。早賺出抱膝樑父。笑談間漢鼎三分,不記得南陽耕雨。嘆西風捲盡豪華,往事大江東去。徹如今話說漁樵,算也是英雄了處。

()
陳維崧 : 汴京懷古(夷門)

壞堞崩沙,人說道:古夷門也。

我到日、一番憑弔,淚同鉛瀉。

()
李夢陽 : 夷門曲二首 其二

南堤二月杏花紅,北堤高樓紅映空。珊瑚寶玦誰家子,繫馬門前青樹中。

()
餘繼登 : 望夷門 其一

驅車上夷門,懷古三嘆息。可憐虛左賓,獨有竊符策。

()

無人為叫禰平原,表祖粗人豈識文。

鶴在雞君懷月露,豹將虎變欠風雲。

()
宗稷辰 : 汴京懷古

莽莽中原戒大河,氣爭龍虎古今多。宣防終少金堤策,繁豔猶聞雪苑歌。

蓬澤煙波飛野禽,艮山花石付明駝。名王代謝聲華盡,祇有夷門竟不磨。

()
李東陽 : 鸚鵡曲

大兒孔文舉,小兒楊德祖,餘子碌碌不足數。身著岑牟前擊鼓,禰生狂呼老瞞沮。

我辱衡,衡辱我,我欲殺之猶雀鼠。一投荊,再送楚,黃鶴磯頭賦鸚鵡。

()
白賁 : 鸚鵡曲·漁父

儂家鸚鵡洲邊住,是個不識字漁父。浪花中一葉扁舟,睡煞江南煙雨。

覺來時滿眼青山暮,抖擻綠蓑歸去。算從前錯怨天公,甚也有安排我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