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月東魯行答汶上君

五月東魯行答汶上君朗讀

五月梅始黃,蠶凋桑柘空。

魯人重織作,機抒鳴簾櫳。

顧餘不及仕,學劍來山東。

舉鞭訪前途,獲笑汶上翁。

下愚忽壯士,未足論窮通。

我以一箭書,能取聊城功。

終然不受賞,羞與時人同。

西歸去直道,落日昏陰虹。

此去爾勿言,甘心為轉蓬。

五月東魯行答汶上君譯文及註釋

譯文

五月裡梅子開始發黃,蠶事完畢,桑柘葉也被採空了。

魯地人重視紡織,家家窗裡透出機抒聲。

只因為我不能走上仕途,為學劍術來到山東。

舉起馬鞭向人打聽路,卻不料受到汶上老翁的嘲諷。

下愚之輩輕視有為的壯士,怎值得以此判斷窮困與亨通?

我能像魯仲連那樣綁信在箭上,獲得攻下服城的大功。

最終不肯接受君主的封賞,只因羞與世俗之人相同。

我將要踏上大道向西奔往長安,哪怕落日被陰虹遮掩得一片昏蒙。

此去用不著你向我多說什麼,我甘心如飄轉的飛蓬!

註釋

⑴東魯:指初唐時由魯郡改置的兗州(在今山東省境內)。李白曾寓家兗州的任城縣。汶上:即汶水之上。君:一作“翁”。此詩題下原注:“魯中”。

⑵始:一作“子”。蠶凋:蠶已成繭。桑、柘,落葉的喬木和灌木,葉子可以養蠶。

⑶櫳:掛簾的窗戶。

⑷顧餘不及仕:回想起我沒有出仕做官時。

⑸學劍:李白曾從著名劍術家裴顯在山東學習劍術。山東:指太行山以東。

⑹獲笑:被人恥笑。汶上翁:汶水邊的老翁。

⑺下愚:儒家分人二等,以天生愚蠢而不可改變的人為下愚。《論語·陽貨》:“唯上知與下愚不移。”此指汶上翁。忽:輕視。壯士:李白自指。

⑻窮:指政治上失意;通:指政治上得志。窮通即政治上的得與失。

⑼我以一箭書,能取聊城功:此句用典故,典出《史記·魯仲連鄒陽列傳》。戰國時期,齊國的聊城被燕國佔領,齊王命大將田單收復聊城,苦戰一年多,傷亡大量士卒,仍無法攻下。當時齊國名士魯仲連寫了一封信,綁在箭上射進聊城城裡,燕國守將看了信便自殺了,齊軍輕取聊城。齊王準備封賞魯仲連,魯仲連卻歸隱去了,不接受封賞。李白用此典說明自己想幹一番事業,卻又不追求功名利祿。

⑽直道:通衡大道。

⑾陰虹:喻指奸臣。楊齊賢曰:“陰虹,指林甫、國忠輩昏蔽其君。”

⑿此:一作“我”。轉蓬:隨風旋轉的蓬草之。

參考資料:

1、彭定求 等.全唐詩(上).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6:414

2、詹福瑞 等.李白詩全譯.石家莊:河北人民出版社,1997:670-672

3、《語文天地》.哈爾濱師範大學中學生期刊社,2001年第24期

五月東魯行答汶上君創作背景

  根據裴斐《李白年譜簡編》,此詩當是唐玄宗開元二十四載(736年)李白初遊東魯時之作。當時李白寓家兗州任城。

參考資料:

1、裴 斐.李白詩歌賞析集.成都:巴蜀書社,1988:34-38

五月東魯行答汶上君鑑賞

  此詩分前後兩節。前節八句,著重描寫了初抵東魯時的真實感受。“五月梅始黃,蠶凋桑柘空”兩句點明時間,梅子開始由青變黃,蠶桑之事已了,這就意味著進入了生產的第二道工序:東魯的城鄉婦女,又投入新的勞動:紡織。東魯人有重織作的傳統,李白初次旅遊就獲得了良好印象。

  李白從二十五歲經三峽出蜀,歷湖北、江西、江蘇、河南、山西等地,這時還沒有機會出仕。“顧餘不及仕,學劍來山東”兩句正是詩人當時思想情況的寫實。李白回顧自己南北奔走的生活歷程,決定到東魯定居。讀書、學劍是李白的兩大生活愛好。“舉鞭訪前途,獲笑汶上翁”中的“訪前途”有問路和了解今後出路的兩層意思。李白初抵東魯,訪路途卜前程時,遇到了不愉快的事,他受到了汶水上一個老翁的嘲笑。但李白沒有寫出“笑”的內容,有意留下一個懸念。

  後節十句,是李白對汶上翁嘲笑的明快答覆,是全詩的重點部分和精彩片段。在李白看來,“下愚”們不能理解“壯士”的胸懷,也沒有資格在“窮通”的問題上發議論。“窮通”即“窮達”,是為了押韻需要,改“達”為“通”。李白對“窮達”的理解,完全是從儒家思想出發。李白力爭在政治上獲得出路,先實現“兼濟天下”的理想,然後歸隱江湖,“獨善一身”。李白這種思想,正和戰國時期的魯仲連是一致的:李白用魯仲連的事蹟,比喻自己的政治才能和抱負,是因為魯仲連的故事就發生在山東。

  李白來東魯前就曾有西遊長安的打算,後來轉而向東,不料初抵魯郡就遭到汶上老翁的嘲笑,李白這時有“西歸”之意,但他想到自己“直道”而行的人生態度如不改變,是很難得到朝廷重用的。

  “此去爾勿言,甘心為轉蓬”兩句是李白對汶上翁表示:“你的談話沒有任何意義,請不要說了,直道而行是我的一貫作風,即使像飛蓬那樣示意飄轉,我也是心甘情願的。”

  對汶上翁譏笑的回答,是李白高尚品格生動的藝術概括。他首先把譏笑者同自己作了尖銳的對比,然後明確提出自己從事政治活動在不同情況下的原則立場。詩中塑造了魯仲連這樣一個功成不受賞的高士形象,其實這也是李白自己的形象寫照。

李白

李白(701年-762年),字太白,號青蓮居士,唐朝浪漫主義詩人,被後人譽為“詩仙”。祖籍隴西成紀(待考),出生於西域碎葉城,4歲再隨父遷至劍南道綿州。李白存世詩文千餘篇,有《李太白集》傳世。762年病逝,享年61歲。其墓在今安徽當塗,四川江油、湖北安陸有紀念館。 ...

李白朗讀
()

猜你喜歡

千萬長河共使船,聽君詩句倍愴然。

春風野岸名花發,一道帆檣畫柳煙。

()
陳恭尹 : 放歌行答何皇圖

君不聞汗血駒,墜地即能走千里。日食不能滿一石,低首鹽車鳴不起。

又不聞丹穴雛,覽德徘徊天路衢。積粟如山不一顧,食必竹實棲高梧。

()
王世貞 : 況子行答吉甫參政

況子高眠藥湖幹,九日散發一日冠。眼前浮雲富貴薄,筆底白雪交遊寒。

二千里外飛尺素,十八年前論寸丹。男兒意氣當如此,區區得失那足齒。

()
盧龍雲 : 穆陵行答呂惟儀

全齊十二稱天府,山川錯列雄東土。當年賜履盡穆陵,歷世興文接鄒魯。

沂山之下沂水清,遠流曲折來駢城。鬱芊盤結多靈淑,嶽降常為聖代英。

()
陳普 : 論語·首序

東魯氣勢已崔嵬,彼婦無端汶上來。

天地未開堯舜運,子西晏子亦桓{鬼隹}。

()
何景明 : 至日寄望之汶上

至日懷親友,題書在帝鄉。風雲餘歲色,梅柳復年芳。

白髮行藏裡,清尊涕激傍。思君魯城北,汶水日湯湯。

()
陳恭尹 : 贈汶上郭晉公

鴻雪高蹤未易尋,逢君三度已如今。經年懷剌無投處,一日維舟遂此心。

客裡杯盤元夜永,燭前風雨峽江深。家門說是同聲舊,且向羲爻慶盍簪。

()

愛君記覽老不衰,日日早起先鳴雞。白頭未蒙國士知,佐郡秩滿寂寞歸。

我辭魑魅得一麾,逢君話舊相嗟諮。幾年東壁無光輝,不知武庫實在茲。

()

小來好文恥學武,世上功名不解取。雖沾寸祿已後時,
徒欲出身事明主。柏樑賦詩不及宴,長楸走馬誰相數。
斂跡俯眉心自甘,高歌擊節聲半苦。由是蹉跎一老夫,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