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月晦日偶題

三月晦日偶題朗讀

節物相催各自新,痴心兒女挽留春。

芳菲歇去何須恨,夏木陰陰正可人。

三月晦日偶題譯文及註釋

譯文

節令風物不斷遞換,變化常新;痴心兒女,你們為什麼要苦苦地挽留春天?

那五彩繽紛的花朵凋謝又有什麼可恨?夏天的樹木,濃密蔥綠,不也一樣使你合意歡心!

註釋

晦日:農曆每月最後的一天。

節物:各個季節的風物景色。

兒女:這裡泛指男女。

芳菲:香花芳草。

何須:何必,何用。

可人:稱人心意。

三月晦日偶題鑑賞

  文人傷春,似乎是永恆的主題,春風春雨,落花垂柳,引起過多少詩人感嘆。三月晦日,是春天的最後一天,更難免激起詩人無計留春住的愁思。唐詩人賈島有首著名的《三月晦日贈劉評事》詩云:“三月正當三十日,風光別我苦吟身。共君今夜不須睡,未到曉鍾猶是春。”表現的就是濃重的惜春情緒。秦觀這首絕句,與賈島詩一樣,也是通過議論,表達春將逝去時的感想。但秦詩一反舊例,沒有悲傷的情調,卻是順其自然,豁達通變。

  詩富有哲理,蘊含“理趣”。“三月晦日”,即暮春三月的最後一天,過了這天,意味著時令進入夏季。春去的傷感,對於情感敏銳的人而言,不言而喻。春去的傷感,對於情感敏銳的人而言,不言而喻。但這首詩,卻反其道而行之,寫出了新意。“節物相催”,是自然規律,非人力所能為。因為新陳代謝,是自然執行的鐵的規律!但那些“痴心兒女”卻想“挽留春”,不欲讓春歸去。這樣寫足了人們對春將逝去時的悵惘之感。為詩的後兩句翻出新意,做了充分的鋪墊。後兩句,反振一筆,如異峰突起,醒人耳目。繁華似錦(“芳菲”)的春天歸去,沒有什麼值得留戀的。那“陰陰”的“夏木”同樣“可人”,詩人的樂觀、豪放、豁達,躍然紙上!

  詩是說理,指出了對春天的逝去的兩種不同看法,強調應該順其自然。推而廣之,詩人也是在闡述自己的處世觀:人生是處在不斷地轉換之中,好的可以變壞,禍福相倚。因此,當你失去了什麼時,不要過分抱憾,要正視現實,知足常樂。春天有春天令人留戀的地方,夏天也有夏天使人合意的所在;順境有順境的快樂,逆境何嘗不可磨鍊人,使人步入順境。通過這詩,我們充分理解到詩人寬廣的胸懷,並從中得到勉勵。宋人的說理詩,雖然常常有陳腐惹人生厭的地方,但也不乏像這首詩一樣有積極意義的作品。

秦觀

秦觀(1049-1100)字太虛,又字少遊,別號邗溝居士,世稱淮海先生。漢族,北宋高郵(今江蘇)人,官至太學博士,國史館編修。秦觀一 生坎坷,所寫詩詞,高古沉重,寄託身世,感人至深。秦觀生前行蹤所至之處,多有遺蹟。如浙江杭州的秦少游祠,麗水的秦少游塑像、淮海先生祠、鶯花亭;青田的秦學士祠;湖南郴州三絕碑;廣西橫縣的海棠亭、醉鄉亭、淮海堂、淮海書院等。秦觀墓在無錫惠山之北粲山上,墓碑上書“秦龍圖墓”幾個大字。有秦家村、秦家大院以及省級文物保護單位古文遊臺。 ...

秦观朗讀
()

猜你喜歡

田錫 : 暇日偶題

年來吟鬢已星星,鳥石溪邊葉又零。簾下孤燈刪草奏,窗間疊嶂讀茶經。

瘴鄉怕襲山嵐毒,野艇嫌沖水霧腥。天末豈記歸去意,白雲掩映數峰青。

()
袁巨集道 : 立春日偶題

秋來喜遇雙重九,歲裡欣逢兩立春。重疊也知天好事,流連無過老閒人。

山茶吐暈紅侵肉,窨酒吹香白到脣。水榭一區微料理,湖光趁取玻瓈新。

()
真山民 : 三月晦日

九十風光能有幾,東風遽作遠行人。

樽前莫惜今朝醉,明日鶯聲不是春。

()
楊萬里 : 三月晦日

春光九十更三旬,暗準三旬賺殺人。

未到曉鍾君莫喜,暮鍾聲裡已無春。

()
柯潛 : 三月晦日作

斗室翛翛半掩扉,一春多病賞心違。東風不忍輕相別,吹送楊花滿院飛。

()
白圻 : 三月晦日

節序如轉燭,春歸不肯遲。破愁應賴酒,適興可無詩。

草色迷蝴蝶,花枝泣子規。清和自佳候,倏忽到南陂。

()
宋祁 : 三月晦日送春

倏忽韶光第九旬,無花何處覓殘春。

長繩萬尺非難具,誰與天邊絆日輪。

()

三月正當三十日,風光別我苦吟身。

共君今夜不須睡,未到曉鍾猶是春。

()

三月三十日,千花餘牡丹。

莫辭連夜剪,猶得及春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