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湖樂·採菱人語隔秋煙

平湖樂·採菱人語隔秋煙朗讀

採菱人語隔秋煙,波靜如橫練。

入手風光莫流轉,共留連,畫船一笑春風面。

江山信美,終非吾土,問何日是歸年?

平湖樂·採菱人語隔秋煙譯文及註釋

譯文

透過清秋的薄霧,傳來了採菱姑娘的笑語。

湖面風平浪靜,像白色的素絹平鋪。

到手的美好風光可別虛負,我在湖上久久留戀,不肯離去。

相交而過的畫船上,佳人對我嫣然一笑,是那樣的嬌嫵。

江山確實美如畫圖,可惜畢竟不是我的家鄉,不知什麼時候才能回到故土?

註釋

練:白色的絹綢。

入手:到來。

留連:留戀而徘徊不去。

信美:確實美。

平湖樂·採菱人語隔秋煙鑑賞

  樂府詩中有《江南弄》、《採蓮曲》等,表現江南水鄉的特有風情。早期的散曲文人多以《小桃紅》的曲牌,將樂府的這種風調移植入曲中,曲牌也因而有《平湖樂》的別名。

  秋天是菱角蓮蓬的收穫季節,水鄉姑娘們蕩著蓮舟,來到湖塘之上,一邊勞作,一邊笑語喧譁。這種景象本身就充溢著生活之美。妙在作品將它放在“秋煙”也即清秋的晨霧中表現,作為隱隱約約的遠景,這種朦朧美令人心旌動盪。詩人自己也盪舟於湖上,風平波靜,水面如搖曳的一塊白絹。“波靜如橫練”,既有“平”的形感,又有“白”的色感,更有“軟”的質感,這是作者置身的近景。“隔秋煙”的朦朧與“橫練”的明晰形成一重對照,“人語”與“波靜”又形成一重對照,從而使短短的兩句景語中,蘊涵了豐富的詩情畫意。

  “入手風光莫流轉”,語本杜甫《曲江》的詩句:“傳語風光共流轉,暫時相賞莫相違。”“流轉”即遷延變化之意。這是詩人面對湖上美景的感想,何況此時他的小船已經穿過了“秋煙”,同採菱的姑娘們打了照面。後者對他投以嫣然一笑,更足令詩人銷魂。“共留連”是巧妙的斡旋,它既是對“入手風光”感想的延續,又是作者相逢畫船的實情寫照。江南水鄉風物明媚,人情旖旎,詩人陶醉其間是可以想象的。

  豈料結尾筆鋒陡然一轉,悲從中生。詩人借用王粲《登樓賦》“雖信美而非吾土兮,曾何足以少留”的名句,引出了自己油然而生的慨嘆:“問何日是歸年”。“何日是歸年”是杜甫《絕句二首》中的成句,可見這種鄉愁在詩人心底中蓄藏已非一日。從客方的美景中意識到“終非吾土”,從極度的快意中湧現出歸期杳渺的惆悵,就特別令人悲愴。這種大起大落的手筆,具有動魄驚心的效果。

  《平湖樂》(即《小桃紅》)格多律句,故清人朱彝尊《詞綜》即將此曲收入為詞。由宋詞一路衍化而來的那部分曲,確曾存在亦詞亦曲、“詞以文(而)言,曲以聲(而)言”(劉熙載《藝概》)的一體二名的情形。但混淆的產生,主要還是緣於早期文人以詞筆為散曲的創作傾向。該篇末句“問”為襯字,可知作者是將它認同為曲的。

王惲

王惲,字仲謀,號秋澗,衛州路汲縣(今河南衛輝市)人。元朝著名學者、詩人、政治家,一生仕宦,剛直不阿,清貧守職,好學善文。成為元世祖忽必烈、裕宗皇太子真金和成宗皇帝鐵木真三代的諫臣。 ...

王恽朗讀
()

猜你喜歡

平湖雲錦碧蓮秋,香浥蘭舟透。一曲菱歌滿樽酒,暫消憂,人生安得長如舊。醉時記得,花枝仍好,卻羞上老人頭。

鑑湖秋水碧於藍,心賞隨年淡。柳外蘭舟莫空攬,典春衫,觥船一棹汾西岸。人間萬事,暫時放下,一...

()
貢性之 : 題美人圖

離離珠樹隔秋煙,望斷歸帆信杳然。試問海山今夜月,不知何處照人圓。

()
張湘任 : 平湖樂

平湖湖水清且漣,春風滿路搖畫船。弄珠樓頭一凝眺,遠山初月光娟娟。

三月才過交四月,牡丹未謝嗇薇發。黃魚市上帶冰來,綠筍園中和雨掘。

()
王惲 : 平湖樂

安仁雙鬢已驚秋。更甚眉頭皺。一笑相逢且開口。

玉為舟。

()
龔翔麟 : 平湖樂 嘉興

落帆亭下換花船。柔櫓輕於箭。三塔紅窗霎時見。

過城彎。

()

社壇煙淡散林鴉,把酒觀多稼。霹靂絃聲鬥高下,笑喧譁,壤歌亭外山如畫。朝來致有,西山爽氣,不羨日夕佳。

()

吾家雁浦草堂西。繞屋梅花細。楊柳絲絲釣船艤。

舊長堤。

()
李紳 : 宿揚州水館

舟依淺岸參差合,橋映晴虹上下連。輕楫過時搖水月,

遠燈繁處隔秋煙。卻思海嶠還悽嘆,近涉江濤更凜然。

()
張可久 : 風入松

哀箏一抹十三絃。飛雁隔秋煙。攜壺莫道登臨晚,雙雙燕、為我留連。

仙客玲瓏玉樹,佳人窄索金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