沉醉東風·山對面藍堆翠岫

沉醉東風·山對面藍堆翠岫朗讀

山對面藍堆翠岫,草齊腰綠染沙洲。傲霜橘柚青,濯雨蒹葭秀,隔滄波隱隱江樓。點破瀟湘萬頃秋,是幾葉兒傳黃敗柳。

沉醉東風·山對面藍堆翠岫譯文及註釋

譯文

對面山上瀰漫著一層藍色的煙靄顯得翠色越發濃稠,齊腰深的草染綠了沙洲。傲霜的橘柚茫茫然一片青蒼,被雨水洗禮過的蘆葦顯得分外俊秀,隔著滔滔江水隱約可以看到遠處的江樓。點破瀟湘萬頃秋意的,是那幾片到處飄飛著的枯黃凋殘的敗柳葉兒。

註釋

沉醉東風:曲牌名。

湘陰:今湖南湘陰,在湘江下游,洞庭湖南岸。

藍:蓼藍,一種可製作染料的草。

岫(xiù):山峰。

濯(zhuó):沖洗。

瀟湘:瀟水、湘水,湖南的兩條大江。此處以瀟湘指洞庭湖一帶。

參考資料:

1、李伯欽編;崇賢書院釋譯.圖解元曲三百首:黃山書社,2016.03:第205頁

2、張根雲譯註.元曲三百首 精編本:商務印書館,2015.05:第115頁

沉醉東風·山對面藍堆翠岫創作背景

  該詞具體創作年份未知。在某個秋日,詩人行走在湘(今湖南)陰道上,看到美麗宜人的秋景,便忍不住自己內心的喜悅,有感而發,寫下了這首小令。

參考資料:

1、陳思思,於湘婉編著.元曲鑑賞大全集 下:中國華僑出版社,2012.09:第578頁

沉醉東風·山對面藍堆翠岫鑑賞

  “山對面蘭堆翠岫,草齊腰綠染沙洲”,這兩句寫的是遠景。在“山對面”行走,作者看到對面山上層巒疊翠,路邊的小草已長至人的半腰高,染綠了整個沙洲。一個“堆”字將山的顏色由“蘭”至“翠”的情形寫得有層次感,生動形象。一個“染”字將草的顏色寫得型豔欲滴,同時也寫出了草之多、之廣。“齊腰”一詞不僅說明草之高,草長得茂盛,同時也與前句的“對面”兩相照應。透過優美的景色,可以感知詩人愉悅的心境。

  “傲霜橘柚青,濯雨蒹葭秀”,寫的是近景,這才真正體現出了秋意。秋天裡,果實累累,成熟的橘柚,顏色青黃相間,傲然挺立在秋風中,被秋雨洗滌過的蘆葦,花開叢叢。詩人描寫的清新爽朗的景象以及橘柚的顏色,展現了一幅南方的初秋之景。這兩句隱隱透露出詩人喜悅的心情。“隔滄波隱隱江樓”,詩人站在江邊遠眺,隔著煙波浩渺的江面,隱隱看到了矗立在江對面的高樓。

  “點破瀟湘萬頃秋,是幾葉兒傳黃敗柳。”畢竟是秋天到了,雖然還有青青的草木,但萬物還是開始零落,幾片黃葉兒和殘敗的柳樹告訴詩人湘瀟的秋天到了。“幾葉兒傳黃敗柳”一句寫得秋意盎然,而“點破”一詞用得生動傳神,既有突然之意,又有自然而然之感。看到翠綠的山巒和青青的沙洲一片生機勃勃,詩人似乎還沒有意識到秋天要到來,直到看到幾葉敗柳,詩人才恍然大悟,自然之景再生機勃勃,但畢竟秋天到了,該到它掉落的時節了。

  這首小令遠景近景結合,意境高遠、廣闊,基調明快,生機勃勃,只是在末尾處順其自然地露出點點秋意,富有特色。

趙善慶

趙善慶(?-1345年後),元代文學家。一作趙孟慶,字文賢,一作文寶,饒州樂平(今江西樂平縣)人。《錄鬼簿》說他「善卜術,任陰陽學正」。著雜劇《教女兵》、《村學堂》八種,均佚。散曲存小令二十九首。《太和正音譜》稱其曲「如藍田美玉」。 ...

赵善庆朗讀
()

猜你喜歡

山對面藍堆翠岫,草齊腰綠染沙洲。傲霜橘柚青,濯雨蒹葭秀,隔滄波隱隱江樓。點破瀟湘萬頃秋,是幾葉兒傳黃敗柳。

()

秋日湘陰道中

山對面藍堆翠蛐,草齊腰綠染沙洲。傲霜橘柚青,濯雨蒹葭秀。隔滄波隱隱江樓,點破簫湘萬頃秋,是幾葉兒傅黃敗柳?

()
袁巨集道 : 玉泉寺

藍堆翠撲幾千年,銀浦何人也覆船。龍伯徙來方闢地,蠶叢緣此遂登天。

紅霞抺額將軍拜,白石橫煙幼婦眠。閒與故人池上語,摘將仙掌試清泉。

()

掛絕壁鬆枯倒倚,落殘霞孤鶩齊飛。四圍不盡山,一望無窮水。散西風滿天秋意。夜靜雲帆月影低,載我在瀟湘畫裡。

()
盧摯 : 沉醉東風

恰離了綠水青山那搭,早來到竹籬茅舍人家。野花路畔開,村酒槽頭榨,直吃的欠欠答答。

醉了山童不勸咱,白髮上黃花亂插。

()

銀燭冷秋光畫屏,碧天晴夜靜閒亭。蛛絲度繡針,龍麝焚金鼎。慶人間七夕佳令。臥看牽牛織女星,月轉過梧桐樹影。

()

雨過分畦種瓜,旱時引水澆麻。共幾個田舍翁,說幾句莊家話。瓦盆邊濁酒生涯。醉裡乾坤大,任他高柳清風睡煞。

()

黃蘆岸白蘋渡口,綠柳堤紅蓼灘頭。雖無刎頸交,卻有忘機友,點秋江白鷺沙鷗。傲殺人間萬戶侯,不識字煙波釣叟。

()

黃蘆岸白蘋渡口,綠柳堤紅蓼灘頭。雖無刎頸交,卻有忘機友,點秋江白鷺沙鷗。傲殺人間萬戶侯,不識字煙波釣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