贈羊長史·並序

贈羊長史·並序朗讀

左軍羊長史,銜使秦川,作此與之。

愚生三季後,慨然念黃虞。

得知千載上,正賴古人書。

聖賢留餘跡,事事在中都。

豈忘遊心目?關河不可逾。

九域甫已一,逝將理舟輿。

聞君當先邁,負痾不獲俱。

路若經商山,為我少躊躇。

多謝綺與甪,精爽今何如?

紫芝誰復採?深谷久應蕪。

駟馬無貰患,貧賤有交娛。

清謠結心曲,人乖運見疏。

擁懷累代下,言盡意不舒。

贈羊長史·並序鑑賞

  這詩是陶集贈答詩中的名篇。詩中念古傷今,流露著作者對時局的觀感和政治態度,也體現了“君子贈人以言”的古訓,對友人進行諷示、忠告,大有別於一般傷離惜別、應酬敷衍之作。羊長史,名鬆齡,是和作者周旋日久的友人,當時任江州刺史、左將軍檀韶的長史。這次是奉使去關中,向新近北伐取勝的劉裕稱賀。秦川,今陝西一帶。

  劉裕在消滅桓玄、盧循等異己勢力之後,執掌朝政,功高位尊,已懷有奪取司馬氏政權的野心。公元416年(晉安帝義熙十二年)劉裕率師北伐,消滅了羌族建立的後秦國,收復了古都長安、洛陽。自永嘉之亂以來,南北分裂,晉師不出,已逾百年。這次北伐勝利,本是一件大好事。無奈劉裕出兵的動機只是為了提高自己的威望,所以才得勝利,便匆匆南歸,去張羅篡位的事了。他一心只是“欲速成篡事,並非真有意於中原”。南北統一的希望,終成泡影。三年之後,他便代晉成了依然偏安江左的劉宋王朝的開國之君。

  對劉的意圖,作者是看得很明白的。所以對北伐勝利和羊長史入關稱賀,他都表現得十分冷漠,只在序裡淡淡地說了一句“銜使秦川”而在詩中又委婉地諷示友人,不要趨附權勢,追求駟馬高官。這一切,都顯現出這位“隱逸詩人”對現實和政治還是相當敏感、有所幹預的。因為詩所涉及的是很敏感的時政問題,所以其表現也十分隱約、含蓄。全詩分四節。首節八句,悠徐地從“千載外”說起,說是自己生在三季(夏、商、週三代之末)之後,只有從古人書裡,得知些黃帝、虞舜之世的事,不禁慨然長念——那時真風尚存,風俗淳樸平和。言下之意,三季之後,就只剩下欺詐虛偽,爭攘篡奪了。這自然是對劉裕的隱隱嘲諷。既提到“古人書”,就以它為紐帶,自然地轉入下文:也正是從書裡,知道了賢聖餘跡,多留存在中都(指洛陽、長安)一帶。點到“賢”字,目光便已遙注到下文的“綺(裡季)與甪(裡先生)”;而“聖”,則上應“黃虞”。自己是一直嚮往“賢聖”們所作所為的,所以始終盼望著去那裡遊騁心目;只是限於關山阻隔(實際是南北分裂的代用語),沒能如願而已。這樣緩緩說來,既說出自己對“賢聖”的崇仰心情,也以賓帶主,漸漸引入羊長史的北去。思路文理,十分綿密。

  次節四句,轉入贈詩。現在九域(九州,指天下)已經初步統一起來了,詩人下了決心,要整治船隻車輛,北上一行。聽說羊長史要先走一步,自己因身有疾病,難以聯袂同行,只有贈詩相送。作者早衰多病,五十以後即“漸就衰損”(《與子儼等疏》),“負痾”當然是實情;但“不獲俱”的真正原因,還應在於羊長史是奉使向劉裕稱賀,而自己卻是要“遊心目”於賢聖遺蹟,目的既不同,當然也不必同行了。

  “路若經商山”以下八句,是贈詩主旨所在。到關中去,說不定要經過商山,那正是漢代初年不趨附劉邦的綺、角等“四皓”(四個白首老人)的隱棲之地。作者很自然地藉此向友人囑咐,要他經過時稍稍在那裡徘徊瞻仰,並多多向四皓的英靈致意:他們的精神魂魄又怎樣了呢?相傳他們在辭卻劉邦迎聘時曾作《紫芝歌》:“漠漠高山,深谷逶迤。曄曄紫芝,可以療飢。唐虞世遠,吾將何歸?駟馬高蓋,其憂甚大。富貴而畏人兮,不若貧賤之肆志。”(見《古今樂錄》)如今,紫芝有誰再採呢?深谷裡也大概久乏人跡、蕪穢不堪了吧?——多少人已奔競權勢、趨附求榮去了。作者在這裡說“為我”,流露出自己是有心上追綺、角精魂的人,同時也示意友人要遠慕前賢,勿誤入奔競趨附者的行列。接著,他又化用《紫芝歌》後段的意思警醒友人:——高車駟馬,常會遭罹禍患;貧賤相處,卻可互享心神上的歡娛。是諷示,也是忠告,朱光潛在《詩論》中曾舉到這首詩說:“最足見出他於朋友的厚道。”正指此處。

  《紫芝》一歌,可看作這首贈詩的靈魂。篇首的“慨然念黃虞”,已化用了“唐虞世遠”之意;直到結尾,作者還鄭重寫出“清謠(指《縈芝歌》)結心曲”,深慨綺、甪長往,人既乖違,時代亦疏隔久遠,自己只有在累代之下,長懷遠慕,慨嘆無窮了。“言盡意不舒”,見出作者對時世慨嘆的多而且深,也示意友人要理解此心於言語文字之外。

  此詩對劉裕不屑涉筆,意存否定,卻對不趨附權勢的綺、甪崇仰追慕,這些都顯示出他崇高的人格修養。在寫作上,雖從遠處落筆,卻緊扣正意,徐徐引入,最後才突出贈詩主旨,手法都很高妙。無怪方東樹《昭昧詹言》雲:“《羊長史》篇文法可以冠卷。”

  沈德潛論贈答詩,謂“必所贈之人何人,所往之地何地,一一按切,而復以己之情性流露於中,自然可詠可讀。”(《說詩晬語》)此詩應是此論的一個好例。

陶淵明

陶淵明(約365年—427年),字元亮,(又一說名潛,字淵明)號五柳先生,私諡“靖節”,東晉末期南朝宋初期詩人、文學家、辭賦家、散文家。漢族,東晉潯陽柴桑人(今江西九江)。曾做過幾年小官,後辭官回家,從此隱居,田園生活是陶淵明詩的主要題材,相關作品有《飲酒》、《歸園田居》、《桃花源記》、《五柳先生傳》、《歸去來兮辭》等。 ...

陶渊明朗讀
()

猜你喜歡

陶淵明 : 贈羊長史·並序

左軍羊長史,銜使秦川,作此與之。

愚生三季後,慨然念黃虞。

()
孫原湘 : 昔夢 其三

手解嬰年舊簸錢,勝如條脫贈羊權。兩邊小字綢繆印,盡鑄鴛鴦萬萬年。

()

身退謝名累,道存嘉止足。設醴降華幡,掛冠守空谷。
偶尋野外寺,仰慕賢者躅。不見昔簪裾,猶有舊松竹。
煙霞雖異世,風韻如在矚。餘即江海上,歸轍青山曲。

()
王行 : 題畫並序

一曲清灣幾曲山,白雲紅樹夕陽間。高秋剩有登臨興,不憚攜琴日往還。

()
傅鹹 : 詩並序

肅肅商風起。悄悄心自悲。圓圓三五月。皎皎曜清暉今昔一何盛。

氛氳自消微。微黃黃及華。飄搖隨風飛。

()
陸游 : 巢菜並序

冷落無人佐客庖,庾郎三九困譏嘲。

此行忽似蟆津路,自候風燭煮小巢。

()
鄭孝胥 : 懷人亭 其一 並序

孤亭雲海渺相思,獨上惟吟憶我詩。從此故人感天末,不妨來此立移時。

()

高館良宵睡思遲,葛巾重著半醺時。

都將滿抱林泉興,付與閒窗墨半池。

()
楊士奇 : 鍾長史木訥齋

賢王重師教,長史足官榮。清絕齋居里,新題木訥名。

近仁由德性,好古見儀刑。一世誇輕捷,君當表後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