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成聞望壓群僚,南去臺階八座高。江左舊都供覽勝,國家留務重分曹。
經營列省工惟敘,出入三朝我獨勞。最是闕庭忘未得,鳳台高處首頻搔。
送陳尚書南京工部。明代。文徵明。 老成聞望壓群僚,南去臺階八座高。江左舊都供覽勝,國家留務重分曹。經營列省工惟敘,出入三朝我獨勞。最是闕庭忘未得,鳳台高處首頻搔。
文徵明(1470年11月28日—1559年3月28日),原名壁(或作璧),字徵明。四十二歲起,以字行,更字徵仲。因先世衡山人,故號“衡山居士”,世稱“文衡山”,漢族,長州(今江蘇蘇州)人。明代著名畫家、書法家、文學家。文徵明的書畫造詣極為全面,詩、文、書、畫無一不精,人稱是“四絕”的全才。與沈周共創“吳派”,與沈周、唐伯虎、仇英合稱“明四家”(“吳門四家”)。詩宗白居易、蘇軾,文受業於吳寬,學書於李應禎,學畫於沈周。在詩文上,與祝允明、唐寅、徐禎卿 並稱“吳中四才子”。在畫史上與沈周、唐寅、仇英合稱“吳門四家”。 ...
文徵明。 文徵明(1470年11月28日—1559年3月28日),原名壁(或作璧),字徵明。四十二歲起,以字行,更字徵仲。因先世衡山人,故號“衡山居士”,世稱“文衡山”,漢族,長州(今江蘇蘇州)人。明代著名畫家、書法家、文學家。文徵明的書畫造詣極為全面,詩、文、書、畫無一不精,人稱是“四絕”的全才。與沈周共創“吳派”,與沈周、唐伯虎、仇英合稱“明四家”(“吳門四家”)。詩宗白居易、蘇軾,文受業於吳寬,學書於李應禎,學畫於沈周。在詩文上,與祝允明、唐寅、徐禎卿 並稱“吳中四才子”。在畫史上與沈周、唐寅、仇英合稱“吳門四家”。
送徐中行南京工部。顧清。送徐中行南京工部。 瘦石亭前倚曉風,十分涼意小橋東。雨餘楊柳秋仍綠,露下芙蓉晚更紅。情至怕聞千里別,會疏猶喜一尊同。留都宮苑稀程作,高詠還應不負公。
頌臺迢遞切紅雲,博士官閒淨俗氛。禮典曾陪青瑣議,仙韶常到紫壇聞。
薊門柳暗欣簪盍,潞渚荷香惜袂分。此去升遷展才用,共誰時論考工文。
太常丁博士升工部員外赴南京。楊士奇。太常丁博士升工部員外赴南京。 頌臺迢遞切紅雲,博士官閒淨俗氛。禮典曾陪青瑣議,仙韶常到紫壇聞。薊門柳暗欣簪盍,潞渚荷香惜袂分。此去升遷展才用,共誰時論考工文。
送陳沂赴南京衛幕 其四。王立道。送陳沂赴南京衛幕 其四。 清秋欲盡送將歸,路繞銅門失翠微。楊柳不堪搖落後,伴人殘菊尚依依。
送陳沂赴南京衛幕 其一。王立道。送陳沂赴南京衛幕 其一。 水落寒江送客舟,雁聲雲影共悠悠。晉陵風物今何似,須信相如故倦遊。
送陳沂赴南京衛幕 其三。王立道。送陳沂赴南京衛幕 其三。 金陵幕府靜魚符,列戟常閒百萬夫。莫謂太平渾忘武,國家根本壯先圖。
送陳沂赴南京衛幕 其二。王立道。送陳沂赴南京衛幕 其二。 京國逢君未幾霜,愁看歸袂拂離觴。秦淮此去三千里,流入荊溪即故鄉。
送陳祭酒復任南京。楊榮。送陳祭酒復任南京。 考績新來謁聖君,悠悠心事得重論。未誇紫綬金章貴,且喜丹心素節存。仕歷四朝名獨重,望高六館德彌尊。東風浩蕩門牆闊,桃李鹹沾化育恩。
送陳繼昭秋官還南京。李東陽。送陳繼昭秋官還南京。 早聞天闕載星軺,越客遊吳路未遙。千嶂隔空還共月,兩江分海亦通潮。沙堤樹繞青驄過,畫省詩成蠟炬消。見說聖朝書訟少,幾人清社許招邀。
送陳同年直夫還南京御史 其一。李東陽。送陳同年直夫還南京御史 其一。 北闕新恩命,南臺舊法星。九違燕草碧,三見蔣山青。臥病聞安石,還家憶管寧。平生激揚志,未合老沉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