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至林薄佳,幽人自怡悅。閒尋山中侶,偶坐松下石。
一酌清冷泉,滌茲當午熱。自餘無一事,於性有至適。
雲衚衕心人,簡書迫行役。我欲賦招隱,言念斯民厄。
以君之操持,所至有膏澤。囂訟可不聽,凶惡當斬絕。
六言舊王章,勿惜時提挈。誠然振五品,何必恃三尺。
郡齋有餘閒,即是林間客。得意且歸來,共泛五湖碧。
送辰州守瞿元立。明代。高攀龙。 秋至林薄佳,幽人自怡悅。閒尋山中侶,偶坐松下石。一酌清冷泉,滌茲當午熱。自餘無一事,於性有至適。雲衚衕心人,簡書迫行役。我欲賦招隱,言念斯民厄。以君之操持,所至有膏澤。囂訟可不聽,凶惡當斬絕。六言舊王章,勿惜時提挈。誠然振五品,何必恃三尺。郡齋有餘閒,即是林間客。得意且歸來,共泛五湖碧。
高攀龍(1562年 - 1626年),字存之,又字雲從,江蘇無錫人,世稱“景逸先生”。明朝政治家、思想家,東林黨領袖,“東林八君子”之一。著有《高子遺書》12卷等。萬曆十七年(1589年)中進士。後遇父喪歸家守孝。天啟六年(1626年)三月,高攀龍不堪屈辱,投水自盡,時年六十四歲。崇禎初年(1628年),朝廷為高攀龍平反,贈太子太保、兵部尚書,諡“忠憲”。 ...
高攀龍。 高攀龍(1562年 - 1626年),字存之,又字雲從,江蘇無錫人,世稱“景逸先生”。明朝政治家、思想家,東林黨領袖,“東林八君子”之一。著有《高子遺書》12卷等。萬曆十七年(1589年)中進士。後遇父喪歸家守孝。天啟六年(1626年)三月,高攀龍不堪屈辱,投水自盡,時年六十四歲。崇禎初年(1628年),朝廷為高攀龍平反,贈太子太保、兵部尚書,諡“忠憲”。
贈瞿元立再赴辰州 其二。安希範。贈瞿元立再赴辰州 其二。 丹砂爭說出辰陽,不入清廉太守裝。卻笑當年勾漏令,風流罪過即仙方。
贈瞿元立再赴辰州 其一。安希範。贈瞿元立再赴辰州 其一。 握手臨岐酒一卮,贈君聊為採江蘺。不辭殘暑兼程去,恐負兒童竹馬期。
錢塘送元立。韓淲。錢塘送元立。 鳳闕追隨外,龍山判別中。怒濤翻夕照,遠樹起秋風。我亦情何限,君應興與同。舉杯淩浩渺,掛席看空濛。
送辰州鄭使君。戎昱。送辰州鄭使君。 誰人不譴謫,君去獨堪傷。長子家無弟,慈親老在堂。驚魂隨驛吏,冒暑向炎方。未到猿啼處,參差已斷腸。
辰州馬觀察送酒二首 其一。王庭圭。辰州馬觀察送酒二首 其一。 壺頭直下開邊郡,勳業誰如馬伏波。還見遠孫持漢節,坐令千騎擁雕戈。
送友人之辰州覲省。樂雷發。送友人之辰州覲省。 跕鳶東畔瘴雲低,山徑如梯去馬遲。正則自吟皇樹頌,廣微惟誦白華詩。春風采藥桃花國,落日尋碑薏苡祠。覓得丹砂能寄否,溪亭送客鬢毛衰。
李中丞宅夜宴送丘侍御赴江東便往辰州。韓翃。李中丞宅夜宴送丘侍御赴江東便往辰州。 積雪臨階夜,重裘對酒時。中丞違沈約,才子送丘遲。一路三江上,孤舟萬里期。辰州佳興在,他日寄新詩。
沿檄澗上將回呈元立。韓淲。沿檄澗上將回呈元立。 一夜西風入南澗,便作秋聲無畔岸。蕭蕭涼氣夢初回,不奈離愁送遊宦。人生義命當樂天,倒睨鐘鼎初悠然。明發分手莫惆悵,他年看我棲林泉。
催花一霎清明雨。留得東風且住。兩岸柳汀煙塢。未放行人去。
人如雙鵠雲間舉。明夜扁舟何處。只向武陵南渡。便是長安路。
桃源憶故人 辰州泛舟送郭景文、周子康赴行在。王庭圭。桃源憶故人 辰州泛舟送郭景文、周子康赴行在。 催花一霎清明雨。留得東風且住。兩岸柳汀煙塢。未放行人去。人如雙鵠雲間舉。明夜扁舟何處。只向武陵南渡。便是長安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