嚴城青火夕,古道白沙殷。不有杞人恤,其能桑者閒。
悲歌懷曠代,旅夢信關山。何日諮微賤,遲君一解顏。
次答董才孺 其二。明代。陈邦彦。 嚴城青火夕,古道白沙殷。不有杞人恤,其能桑者閒。悲歌懷曠代,旅夢信關山。何日諮微賤,遲君一解顏。
陳邦彥(1603年~1647年),字令斌,號巖野,廣東順德龍山人。南明抗清民族英雄,嶺南三忠之首,陳恭尹之父。早年設館講學,為當時南粵碩儒名師。明亡,年屈四十的陳邦彥疾書《中興政要策論》萬言書,並參加南明廣東鄉試,中舉人,擢升兵部職方司主事,派往贛州參與軍事。1647年(永曆元年)與陳子壯密約,起兵攻廣州,兵敗入清遠,城破被捕,慘遭磔刑。陳邦彥深具民族氣節外,詩文也飲譽當時,與黎遂球、鄺露並稱“嶺南前三家”。 ...
陳邦彥。 陳邦彥(1603年~1647年),字令斌,號巖野,廣東順德龍山人。南明抗清民族英雄,嶺南三忠之首,陳恭尹之父。早年設館講學,為當時南粵碩儒名師。明亡,年屈四十的陳邦彥疾書《中興政要策論》萬言書,並參加南明廣東鄉試,中舉人,擢升兵部職方司主事,派往贛州參與軍事。1647年(永曆元年)與陳子壯密約,起兵攻廣州,兵敗入清遠,城破被捕,慘遭磔刑。陳邦彥深具民族氣節外,詩文也飲譽當時,與黎遂球、鄺露並稱“嶺南前三家”。
次答董才孺 其一。陳邦彥。次答董才孺 其一。 漫道孤臣遠,寧堪血淚殷。重明回日馭,長路憶天閒。列戍開中土,窮邊峙故山。巖居差未厭,何以破愁顏。
花縣芙蓉千畝色,風流賢令太殷勤。寶雞祠下碧秦火,今雁驛前霏暮雲。
我有故人為五郡,君家都督領千軍。嗟餘輦下終身醉,爭食雞鸞共一群。
次韻答董仙舟之城固令任 其二。曾廣鈞。次韻答董仙舟之城固令任 其二。 花縣芙蓉千畝色,風流賢令太殷勤。寶雞祠下碧秦火,今雁驛前霏暮雲。我有故人為五郡,君家都督領千軍。嗟餘輦下終身醉,爭食雞鸞共一群。
次答正卿二首 其二。楊奐。次答正卿二首 其二。 何人依玉樹,有客隱金華。老覺身為累,時勞夢到家。且騎山簡馬,誰識子陽蛙。日暮秋風起,飛塵滿畫叉。
次答汪鐏石 其二。何鞏道。次答汪鐏石 其二。 欲向東流問所之,十年蹤跡總如斯。不堪何點歸山日,正是汪倫送我時。海國上書誰為報,布衣投筆自成悲。天涯此去茫茫路,指出迷津是我師。
次答溫杜公四首 其二。陳恭尹。次答溫杜公四首 其二。 病來猶荷鍤,老矣欲如何。手種一叢竹,清風時自過。隱囊隨散帙,高轂隔垂蘿。誰肯尋幽僻,門前野草多。
次答家珶赤兄 其二。陳邦彥。次答家珶赤兄 其二。 恆幹瞿然亦自雄,孤舟橫野更飄風。難將幽憤填滄海,剩有悲歌貫白虹。列鎮王師元不戰,萬邦侯王幾來同。傳聞征戍防淮北,方叔於今已佩蔥。
次答伯直侍郎三首 其二。楊奐。次答伯直侍郎三首 其二。 升斗貪微祿,關河隔故鄉。詠歸懷靖節,知足愧張良。不問黃金盡,猶憐白髮長。江湖風浪急,相喣勝相忘。
次答礎塵留別詩四首 其二。陳恭尹。次答礎塵留別詩四首 其二。 眾芳皆得歲,松柏自為冬。但使株能守,毋憂道莫容。古今同理勢,王霸在心胸。舉世俱沉醉,誰聽永夜鍾。
將歸江南次答鄧孝威 其二。性道人。將歸江南次答鄧孝威 其二。 懶向人間道可憐,古來傾國盡嬋娟。花飛不煮胡麻飯,靜裡閒參柏子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