鄰庵尚憶夜談時,已識豪華氣自奇。為吏不須哀漂母,輕身原許學要離。
寒山有夢勞千日,客舍無愁暢萬卮。別去倘思吾道好,燈光還照碧琉璃。
送陸康侯還瓊山。明代。释今无。 鄰庵尚憶夜談時,已識豪華氣自奇。為吏不須哀漂母,輕身原許學要離。寒山有夢勞千日,客舍無愁暢萬卮。別去倘思吾道好,燈光還照碧琉璃。
今無(一六三三—一六八一),字阿字。番禺人。本萬氏子,年十六,參雷峰函是,得度。十七受壇經,至參明上座因緣,聞貓聲,大徹宗旨。監棲賢院務,備諸苦行,得遍閱內外典。十九隨函是入廬山,中途寒疾垂死,夢神人導之出世,以鈍辭,神授藥粒,覺乃蘇,自此思如泉湧,通三教,年二十二奉師命隻身走瀋陽,謁師叔函可,相與唱酬,可亟稱之。清聖祖康熙十二年(一六七三)請藏入北,過山東,聞變,駐錫蕭府。十四年回海幢。今無為函是第一法嗣。著有《光宣臺全集》。清陳伯陶編《勝朝粵東遺民錄》卷四有傳。 ...
釋今無。 今無(一六三三—一六八一),字阿字。番禺人。本萬氏子,年十六,參雷峰函是,得度。十七受壇經,至參明上座因緣,聞貓聲,大徹宗旨。監棲賢院務,備諸苦行,得遍閱內外典。十九隨函是入廬山,中途寒疾垂死,夢神人導之出世,以鈍辭,神授藥粒,覺乃蘇,自此思如泉湧,通三教,年二十二奉師命隻身走瀋陽,謁師叔函可,相與唱酬,可亟稱之。清聖祖康熙十二年(一六七三)請藏入北,過山東,聞變,駐錫蕭府。十四年回海幢。今無為函是第一法嗣。著有《光宣臺全集》。清陳伯陶編《勝朝粵東遺民錄》卷四有傳。
送陸時明還鎮江。孫緒。送陸時明還鎮江。 北固山前江水平,南徐城外月華明。故鄉朋舊驚相問,幾日除書下帝京。
送陸山人華甫還吳中。李英。送陸山人華甫還吳中。 抱病憐君去,銷魂不可言。飄然歸茂苑,念我臥祇園。水國蓴羹美,秋陰桂樹繁。扁舟還有約,江上訪柴門。
送陸道函還大梁。黎民表。送陸道函還大梁。 翩翩文藻起平原,白首含香奉至尊。解組初辭夜郎國,題詩還到孝王園。關門積雪風猶慘,河水新楊日漸喧。宣室豈應忘召對,知君不負仲長言。
送陸伯子還吳。王世貞。送陸伯子還吳。 中原文字半蒿萊,入洛人傳伯仲才。白髮向催猶著賦,黃金揮罷獨登臺。愁時天地銜杯盡,病後煙霞拂袖來。試聽商聲緣畫角,蘋花一夜滿江隈。
送陸原祥還江陰。袁華。送陸原祥還江陰。 十年為客昆丘下,把酒臨風語笑同。南越稱臣歸陸賈,東吳闢地識梁鴻。異鄉第宅蒿萊外,新國河山雨露中。錦服晝還春政好,河豚魚上杏花紅。
送陸九萬侍乃翁還山陽。符錫。送陸九萬侍乃翁還山陽。 久客忘歸路,鄉心正淼茫。何堪同舍旅,欲別向淮陽。縣爵非無待,行翁賴遠將。懸知東海月,今夕滿慈堂。
送陸澧還吳中(一作劉長卿詩)。李嘉祐。送陸澧還吳中(一作劉長卿詩)。 瓜步寒潮送客,楊花暮雨沾衣。故鄉南望何處,春水連天獨歸。
送陸澧還吳中(一作李嘉祐詩)。劉長卿。送陸澧還吳中(一作李嘉祐詩)。 瓜步寒潮送客,楊柳暮雨沾衣。故山南望何處,秋草連天獨歸。
送陸纂父山人還洞庭別業。徐熥。送陸纂父山人還洞庭別業。 他鄉相見又離群,滿目西風落葉聞。二水空洲孤棹遠,三吳秋色一江分。白衣出郭金陵雨,綠酒看山震澤雲。從此遊蹤各南北,月明無處不思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