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公告
  • 歡迎您光臨麥芽教案,本站提供教PPT、教案、圖片、影片、幼兒園資源下載!立即加入VIP
  • 幼兒園大班教案《雙胞胎兄弟》含反思

    Word下載 肖天曼   2023-03-07   474

    大班教案《雙胞胎兄弟》含反思適用於大班的語言主題教學活動當中,讓幼兒運用測量、比較的方法來感知量的不變性,比較等量物體時,不受形狀、容器大小等外界條件影響,體驗數學繪本帶來的樂趣,快來看看幼兒園大班《雙胞胎兄弟》含反思教案吧。

    活動目標:

    1.比較等量物體時,不受形狀、容器大小等外界條件影響。

    2.運用測量、比較的方法來感知量的不變性。

    3.體驗數學繪本帶來的樂趣。

    4.鼓勵幼兒大膽的猜猜、講講、動動。

    5.鼓勵幼兒敢於大膽表述自己的見解。

    活動準備:

    1.繪本《雙胞胎兄弟》PPT。

    2.課前用同量的橡皮泥捏成平鋪和長條的樣子;兩個大小不同的杯子裡裝有同量的牛奶。

    3.沙子若干,大小不同的容器若干、同等大小的容器若干,勺子人手1個。

    4.教師用的沙子教具一份,大小不同的杯子裝的水在同一水平線上。

    活動過程:

    (一)出示PPT,觀察畫面,瞭解量的守恆。

    1.老師帶來了一個關於雙胞胎兄弟的故事,讓我們一起來看一看。

    2.(觀察畫面1)雙胞胎兄弟一個叫賢宇,一個叫正宇,那個頭髮短短的,穿著條紋T恤,騎著黃色自行車的就是哥哥賢宇,還有一個頭發怎樣?穿著┅┅,騎著┅┅,就是弟弟正宇。

    3.教師幫助幼兒區分正宇和賢宇。

    4.這兄弟兩人相處得怎麼樣呢?

    幼1:兩個人打架了。

    幼2:兩個人吵起來了。

    (出示畫面2)原來,他們相處地很不好,那他們為了哪些事情發生爭執呢?

    幼1:可能會為了爭搶某一樣玩具。

    幼2:為爭搶自行車打架了。

    [評析:通過這一環節提出的:「他們兄弟倆平時相處的怎樣呢?」這樣的問題懸念,讓孩子們對繪本充滿期待,激發學習的興趣。]

    5.(出示畫面3)有一天,媽媽在廚房忙著做飯,不小心把吧麵粉袋子給撒了,賢宇和正宇就一起幫媽媽收麵粉,他們把麵粉收到各自的盤子裡,可賢宇和正宇都說對方的麵粉多。

    (出示PPT畫面4)請你仔細看看他們收的麵粉,你覺得他們倆的麵粉是怎樣呢?(如有幼兒說賢宇的多,請幼兒說說理由,如有幼兒說兩人一樣多,請幼兒說說有什麼方法可以幫助他們知道麵粉是一樣多的呢?)

    幼1:我覺得賢宇的麵粉多,正宇的麵粉少。

    幼2:我覺得他們一樣多,因為一樣放的開一點,一個堆得高。

    6.幼兒自由討論,鼓勵幼兒講述自己的見解。

    7.師:你們真會動腦經,想出了這麼多的辦法,那媽媽用了什麼辦法呢。

    (出示PPT5)媽媽找來了幾個一樣大小的杯子,我們看看正宇的麵粉裝了幾杯呀?那賢宇會是的麵粉有幾杯呢?

    (出示PPT6)咦,為什麼一開始有小朋友認為是哥哥賢宇的多呢?

    幼1:因為哥哥的麵糰放的比較開,弟弟的堆的高。

    幼2:他們的麵粉一個放成了長方形,一個是圓形,看上去長方形的鋪的多,所以就感覺不一樣了。

    8.總結:小朋友說得真好,因為賢宇的麵粉鋪得比較開,而正宇的麵粉聚得比較攏,用我們的眼睛看上去就會覺得鋪得開的那份多了。我們通過這個方法知道了:原來他們的麵粉是一樣多的。

    [評析:繪本要呈現的是哥哥賢宇的多,可由於繪本書中關於麵粉的多少的圖片不是很清晰,考慮到幼兒在觀察中會不清楚,特意自己用麵粉擺成了不同的形狀,拍好照片,放到PPT中,這樣讓幼兒能更直觀、清晰的觀察。活動中可以發現幼兒的觀點有了不同,這時,我就啟發認為一樣多的幼兒進行思考如何證明,幼兒進行了大膽的思考與猜測,通過觀察、比較、猜測、實驗來感知了量的不變性]

    (二)通過實驗,感受量的守恆。

    1.集體實驗:

    (1)師:媽媽的這個辦法使兄弟倆停止了爭吵,接下來就是要和麵了,媽媽吧和好的麵糰分給了兄弟兩人。可正宇總說媽媽給賢宇的那份多,心裡非常的生氣。(出示PPT6)師:我們小朋友看一看這就是雙胞胎兄弟的麵糰,你覺得哪個多一點,哪個少一點呢,還是怎麼樣呢?

    幼1:賢宇的多,正宇的少。

    幼2:一樣多。

    (2)教師出示橡皮泥實物:這份是賢宇的,這份是正宇的,請你和旁邊的小朋友說說你的想法。

    (3)自由觀察比較討論,請幼兒說出自己的理由。教師重點引導認為一樣多的幼兒想一想用什麼方法可以證明。

    幼1:可以把賢宇的一份麵糰搓成和正宇的一樣。

    幼2:把正宇搓圓,再壓扁和賢宇的一樣,

    幼3:把哥哥和弟弟的都搓成一個團,這樣就知道是一樣多的。

    (4)教師請個別幼兒上來展示自己的方法。

    (5)師:小朋友,通過剛才的實驗,你明白了什麼呢?其實他們的麵糰一個壓得又扁又平,一個搓的又細又長,他們的形狀改變了,其實兩個麵糰的體積還是相同的。

    [評析:由比較麵粉的多少延續要比較麵糰的多少,教師先讓大膽想像、交流表達自己的見解,這次多數幼兒能結合麵粉的多少來仔細觀察比較麵糰,多數的意見是一樣多,教師及時採用提問:「如何證明一樣多?」幼兒能大膽說出自己的想法,最後在個別幼兒操作中以及觀察媽媽的方法中,知道了麵糰的形狀改變了,但是量還是不變。這個環節很好的發揮了孩子的主動性,尊重了孩子的個性思維和表達。]

    2.集體實驗:

    (1)師:你們的這個辦法讓兄弟倆停止了爭吵,一下就和好了,開心得幫助媽媽做起東西來了。一天,媽媽給他們每人拿來一杯牛奶,(教師出示事先準備的裝有牛奶的兩個杯子)兄弟兩個你看看我杯子的牛奶,我看看你的,他們都覺得對方的牛奶多?請你仔細觀察一下他們的牛奶,你覺得怎麼樣呢?

    幼1:正宇的牛奶多。

    幼2:兩個人一樣多。

    師:很多的小朋友認識正宇和賢宇的牛奶是一樣多。那可以用什麼好辦法讓兄弟倆一看就知道呢?(幼兒討論)

    幼1:讓媽媽再拿一個和賢宇一樣的杯子,幫正宇的牛奶倒進去比一比。

    幼2:拿一個和正宇一樣大的杯子,幫賢宇的牛奶倒進去比一比

    幼3:找兩個一樣大的杯子,幫兄弟倆人的牛奶倒進去一比就知道了。

    (2)教師出示裝有相同容量牛奶的兩個形狀不同的杯子,請個別幼兒上來實驗。

    (3)討論:我們將雙胞胎兄弟的牛奶倒入兩個相同的杯子中,你發現了什麼?

    那為什麼相同的牛奶放在不同形狀的瓶子中,會看起來不一樣?

    幼1;因為賢宇的瓶子比較粗,正宇的比較細,所以看起來會以為正宇的多。

    幼2:細的杯子牛奶裝得高,粗的被子裝的牛奶矮,看上去就不同了。

    (4)師總結:相同量的牛奶,因為裝的杯子大小不同,有的杯子比較粗,有的杯子比較細,所以看起來就會不一樣多,其實,雙胞胎兄弟的牛奶是一樣多的。

    [評析:由於繪本畫面不利於幼兒觀察、比較量的多少,教師課前精心準備了兩個粗細不同的杯子裝有同樣多的牛奶,結合繪本故事,邊講邊出示兩杯牛奶,這次只有兩名幼兒認為是杯子細的牛奶多,多數認為上一樣多。在討論方法中,引導幼兒先討論,多數幼兒能結合同伴的經驗,進行反向思考,想出了一個個精彩的方法,從這一環節中發現多數幼兒已經能結合前面的經驗,來進行比較了。]

    3.自由探索實驗:

    (1)出示PPT畫面6,師講述畫面內容:一天雙胞胎兄弟要玩沙畫,媽媽給他們每人準備了一份沙子,看看,發生可什麼事?是呀,他們又為了誰多誰少發生了爭執。

    (2)出示PPT畫面7,師:請小朋友自己觀察他們的沙子堆放的形狀,你覺得是堆成三角形的多還是圓形的多呢,還是怎樣呢?(請幼兒自由表達自己的想法)

    幼1:我覺得三角形的多,圓形的少。

    幼2:一樣多的,因為三角形的鋪得開,圓形的堆得高。

    幼3:我感覺一樣多,只是他們堆的形狀不同而已。

    (3)師:剛才有的小朋友覺得賢宇堆成的三角形沙子多,有的覺得是一樣多的,不如我們來做個實驗來證明一下。

    (4)教師出示教具介紹實驗玩法與要求:請把賢宇的沙子裝到整個桶裡,然後把裝好沙子的桶放到賢宇頭像的一個盤子裡。正宇的放到正宇的盤子裡,防止搞錯了。裝好後,請你比一比他們的沙子到底是怎樣的?實驗的時候還要請小朋友想一想怎樣將沙子抄得又快又不讓沙子撒出來?

    [評析:將故事中的情節利用實驗的方式展現在幼兒面前,更具有直觀性,實驗之前,操作要求既簡單又具有啟發性,大大激發了幼兒探索的慾望,並且給予了幼兒操作的機會,充分體現了幼兒的主體性。]

    (5)幼兒實驗,教師引導幼兒學習同伴好的方法。

    (6)師:通過實驗,你們發現了什麼?

    幼;一樣多。

    那為什麼有的小朋友會認為是三角形的那份沙子多呢?

    幼1:因為三角形的沙子堆得開,圓形堆得厚,看起來三角形的多。

    幼2:三角形的堆得大,圓形堆得小。

    幼3:三角形形狀的沙子看上去大,所以就認為多了。

    (7)小結:我們小朋友分析的很好,因為三角形的沙子鋪得比較開,圓形沙子聚得比較攏,只不過他們堆放的形狀不同,其實它們的沙子的量還是是一樣多的。在我們平時的生活中,我們要測量物體的多少,不能單靠眼睛去比較,可以用我們今天學的新方法,藉助一些同樣大小的杯子、桶、瓶來測一測,這樣就能正確知道到底誰多誰少了。

    活動延伸:

    教師出示兩個粗細不同的杯子裡裝有同一水平線的水。老師這裡有兩杯水,這次你覺得哪個杯子裡的水多?哪個少?還是怎麼樣呢?(請幼兒猜測)到底誰多誰少呢?可以用什麼辦法知道呢?課後我們再來實驗一下吧!

    活動反思:

    1.透過繪本,挖掘每一個數學元素。

    《綱要》中所提出的幼兒的數學教育活動應激發幼兒的好奇心和探究慾望,發展認識能力。這個繪本故事蘊含了很深的關於量的守恆的道理,如果單靠繪本故事來進行活動,就算是對於大班的幼兒來說關於量的守恆的道理,也是很難理解,比較抽象的。在教學中,我藉助這個繪本故事,挖掘裡面蘊涵的數學教育元素——量的守恆。努力這深奧的數學內容遊戲化、生活化,引導幼兒互相學習,讓幼兒在「學中玩、玩中學」。

    2.設定懸念,以活動的第一問,激發探究興趣。

    活動一開始,我藉助繪本中兄弟兩打架的畫面,採用這樣的提問引導:「這雙胞胎兄弟相處得怎麼樣呢?會為什麼事情而發生爭執呢?」,充分激發了幼兒學習探索的慾望。接著圍繞懸念層層展開活動,整個活動遵循由易到難、循序漸進的原則:讓幼兒先目測麵粉多少,再以自己的方式判斷面團大小,接著通過教師實驗判斷牛奶多少,然後通過幼兒自身操作去判斷沙子的多少,一環緊扣一環,讓幼兒一步步總結經驗:比較物體時,不能光靠眼睛去看,而是要用相同的工具去量一量。

    3.注重觀察、明確操作要求,突破每一個教學難點。

    教學中,我注重幼兒對每一個畫面的使用、觀察和比較,仔細考慮麵粉、牛奶以及沙子的圖片無法通過繪本畫面,讓幼兒進行很好的比較,為了達到意想的的效果,課前我特意重新拍攝照片製作PPT畫面,尋找粗細不同更利於觀察、比較的實物杯子。通過個別、集體等不同的形式的操作實驗,又通過教師的演示、講解、示範,幼兒的猜測、觀察、實驗操作等,很好的讓幼兒理解了量的守恆的這一道理,既量不因外部因素的干擾而發生變化,這樣教學難點得到了化解。

    最後一次沙子實驗中,在幼兒集體操作之前,我明確提出了操作要求:比一比誰裝的快,而且不讓沙子灑出來。為了讓對雙胞胎兄弟的沙子進行混淆,我特意在兩個不同的盤子上貼上雙胞胎的照片,這樣的要求一方面能保證幼兒實驗的順利進行,而且讓孩子有了一定的競爭意識,注重幼兒常規的培養。孩子們在我的一步步的積極引導下,掌握了在平常生活中不能光靠眼睛來目測,要通過實際的比較和操作才能得出正確的實驗結果。

    4.最後的懸念設定,進一步激發探究。

    我們都知道,每一次教學活動的的結束不應該是學習的終結,活動最後的問題設定不失為引發幼兒繼續學習的又一良策。活動最後,我出示了兩個水位是一樣高的,但瓶子粗細不同的兩杯水,以提問設定:「老師這裡有兩杯水,這次你覺得哪個杯子裡的水多?哪個少?還是怎麼樣呢?」給幼兒進行猜測,又一次將懸念提升,從而把幼兒的探究慾望進一步得到了激發。

    不足之處:

    1.在一開始介紹兩個雙胞胎兄弟時,讓孩子自己用方法記住他們哪個是哥哥、那個是弟弟,他們的名字老師可以簡單化,如:哥哥叫大寶、弟弟叫小寶,這樣讓孩子可以好區分。

    2.在幼兒比較沙子的時候,最好給孩子提供不同的量具,這樣孩子的選擇性更大,掌握的方法也就更廣。

    小百科:雙胞胎,指胎生動物一次懷胎生下兩個個體的情況。雙胞胎一般可分為同卵雙胞胎和異卵雙胞胎兩類。在人類社會,全世界雙胞胎平均出生率為1∶89。

    請選擇支付方式

    ×
    PayPal支付
    積分支付
    剩餘積分:
    ×
    微信扫码支付 0 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