塵土長安古道深,潼關依舊接桃林。
使君驄馬來何後,道士青牛去莫尋。
春半河山猶寂莫,日長坑阪正崎嶔。
平生冷笑元龍誤,老覺求田負寸心。
潼關道中。宋代。晁补之。 塵土長安古道深,潼關依舊接桃林。使君驄馬來何後,道士青牛去莫尋。春半河山猶寂莫,日長坑阪正崎嶔。平生冷笑元龍誤,老覺求田負寸心。
晁補之(公元1053年—公元1110年),字無咎,號歸來子,漢族,濟州鉅野(今屬山東鉅野縣)人,北宋時期著名文學家。為“蘇門四學士”(另有北宋詩人黃庭堅、秦觀、張耒)之一。曾任吏部員外郎、禮部郎中。 工書畫,能詩詞,善屬文。與張耒並稱“晁張”。其散文語言凝練、流暢,風格近柳宗元。詩學陶淵明。其詞格調豪爽,語言清秀曉暢,近蘇軾。但其詩詞流露出濃厚的消極歸隱思想。著有《雞肋集》、《晁氏琴趣外篇》等。 ...
晁補之。 晁補之(公元1053年—公元1110年),字無咎,號歸來子,漢族,濟州鉅野(今屬山東鉅野縣)人,北宋時期著名文學家。為“蘇門四學士”(另有北宋詩人黃庭堅、秦觀、張耒)之一。曾任吏部員外郎、禮部郎中。 工書畫,能詩詞,善屬文。與張耒並稱“晁張”。其散文語言凝練、流暢,風格近柳宗元。詩學陶淵明。其詞格調豪爽,語言清秀曉暢,近蘇軾。但其詩詞流露出濃厚的消極歸隱思想。著有《雞肋集》、《晁氏琴趣外篇》等。
潼關道中。鄭谷。潼關道中。 白道曉霜迷,離燈照馬嘶。秋風滿關樹,殘月隔河雞。來往非無倦,窮通豈易齊。何年歸故社,披雨剪春畦。
落解西歸長安道中書所懷。李新。落解西歸長安道中書所懷。 年少將軍師羽林,追奔翻為白頭吟。不平豪憤三年氣,未死英雄萬里心。故國山川知好在,異鄉風物許重尋。捷書不報渾閒呈,西郵潼關無好音。
潼關。張鵬翮。潼關。 潼關天險帶河流,鎖鑰秦川扼九州。三晉清光臨古渡,二華晴翠滿城樓。風腥鐵馬華陰戍,波湧媧陵綠水洲。多少英雄眼底事,麒麟臺上角聲愁!
度潼關。釋宗泐。度潼關。 潼關西去入秦京,今古人多此路行。誰料不緣名利客,黃塵撲面聽車聲。
潼關。錢孟鈿。潼關。 潼關天險鬱嵯峨,天外三峰俯大河。六國笙歌明月在,五陵冠劍夕陽多。時來傑士能捫蝨,事去將軍竟倒戈。終古丸泥憑善守,英雄成敗感如何。
山坡羊·潼關懷古。張養浩。山坡羊·潼關懷古。 峰巒如聚,波濤如怒,山河表裡潼關路。望西都,意躊躇。傷心秦漢經行處,宮闕萬間都做了土。興,百姓苦;亡,百姓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