寄全椒山中道士

寄全椒山中道士朗讀

今朝郡齋冷,忽念山中客。

澗底束荊薪,歸來煮白石。

欲持一瓢酒,遠慰風雨夕。

落葉滿空山,何處尋行跡。

寄全椒山中道士譯文及註釋

譯文

今天郡齋裡很冷,忽然想起山中隱居的人。

你一定在澗底打柴,回來以後煮些清苦的飯菜。

想帶著一瓢酒去看你,讓你在風雨夜裡得到些安慰。

可是秋葉落滿空山,什麼地方能找到你的行跡?

註釋

寄:寄贈。全椒:今安徽省全椒縣,唐屬滁州。

郡齋:滁州刺史衙署的齋舍。山中客:指全椒縣西三十里神山上的道士。

澗:山間流水的溝。束:捆。荊薪:雜柴。白石:《神仙傳》雲:“白石先生者,中黃丈人弟子也,常煮白石為糧,因就白石山居,時人故號曰白石先生。”此指山中道士艱苦的修煉生活。

瓢:將乾的葫蘆挖空,分成兩瓣,叫做瓢,用來作盛酒漿的器具。風雨夕:風雨之夜。

空山:空寂的深山。行跡:來去的蹤跡。

參考資料:

1、彭定求 等.全唐詩(上).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6:438

2、於海娣 等.唐詩鑑賞大全集.北京:中國華僑出版社,2010:257

寄全椒山中道士創作背景

  此詩作於唐德宗建中四年(783年)或興元元年(784年)秋日。安史之亂後,唐玄宗奔蜀,韋應物立志讀書,進士及第,官至洛陽丞,後被迫辭職後又任滁州刺史。此詩創作正值作者在滁州刺史任上。

參考資料:

1、於海娣 等.唐詩鑑賞大全集.北京:中國華僑出版社,2010:257

寄全椒山中道士鑑賞

  此詩題目叫“寄全椒山中道士”。既然是“寄”,自然會吐露對山中道士的憶念之情。但憶念只是一層,還有更深的一層,需要讀者細心領略。

  詩的關鍵在於那個“冷”字。全詩所透露的也正是在這個“冷”字上。首句既是寫出郡齋氣候的冷,更是寫出詩人心頭的冷。然後,詩人由於這兩種冷而忽然想起山中的道士。山中的道士在這寒冷氣候中到澗底去打柴,打柴回來卻是“煮白石”。葛洪《神仙傳》說有個白石先生,“嘗煮白石為糧,因就白石山居。”還有道家修煉,要服食“石英”。那麼“山中客”是誰就很清楚了。

  道士在山中艱苦修煉,詩人懷念老友,想送一瓢酒去,好讓他在這秋風冷雨之夜,得到一點友情的安慰。然而詩人進一層想,他們都是逢山住山、見水止水的人,今天也許在這塊石巖邊安頓,明天恐怕又遷到別一處什麼洞穴安身了。何況秋天來了,滿山落葉,連路也不容易找,走過的腳跡自然也給落葉掩沒了,因而也不知去何處找對方。

  詩雖淡淡寫來,卻使讀者能感到詩人情感上的種種跳蕩與反覆。開頭,是由於郡齋的冷而想到山中的道士,再想到送酒去安慰他,終於又覺得找不著他而無可奈何;而詩人自己心中的寂寞之情,也終於無從消解。

  詩人在風雨之夜想起友人,想帶著酒去拜訪,可見兩人的深厚友情。而滿山落葉,恐不能相遇,只能寄詩抒情,又流露出淡淡的惆悵。全詩淡淡寫來,卻於平淡中見深摯,流露出詩人情感上的種種跳蕩與反覆。開頭,是由郡齋的冷而想到山中的道士,又想到送酒去安慰他,終於又覺得找不著他們而無可奈何。而自己的寂寞之情,也就無從排解。

  這首詩,看來像是一片蕭疏淡遠的景,啟人想象的卻是表面平淡而實則深摯的情。在蕭疏中見出空闊,在平淡中見出深摯。這樣的用筆,就使人有“一片神行”的感覺,也就是形象思維的巧妙運用。韋應物這首詩,情感和形象的配合十分自然,所謂“化工筆”,也就是這個意思。

韋應物

韋應物(737~792),中國唐代詩人。漢族,長安(今陝西西安)人。今傳有10卷本《韋江州集》、兩卷本《韋蘇州詩集》、10卷本《韋蘇州集》。散文僅存一篇。因出任過蘇州刺史,世稱“韋蘇州”。詩風恬淡高遠,以善於寫景和描寫隱逸生活著稱。 ...

韦应物朗讀
()

猜你喜歡

兀坐郡齋裡,遠憶黃冠客。洞口採芝歸,群羊臥白石。

風吟落葉秋,雨翳殘鍾夕。攜酒欲相尋,山深斷行跡。

()

新移白閣峰,遠訪中條客。結茅授經臺,共坐雲間石。

鬆龕讀易朝,月窗談道夕。從此到終身,區中了無跡。

()

異時公子貴,珠履三千客。人生一飯飽,安用家萬石。

百年過隙爾,朝不及謀夕。吾駕當早回,覆車豈無跡。

()
...長二尺許。

紹聖二年正月十日,予偶讀韋蘇州《寄全椒山中道士》詩云:今朝郡齋冷,忽念山中客。

()
林鴻 : 題醉道士

黃冠何羽人,恍是全椒客。一壺常兀兀,以飲混其跡。

歸來秋山空,臥向松下石。誰知郡齋人,含情正相憶。

()

虯髯披鶴氅,道氣養丹田。身外元無事,山中別有天。

姓名仙籍注,文字世人傳。我有菖蒲鼎,相期煮石泉。

()
岳珂 : 寄道士楊休文

羽衣來自合山前,見說山中老散仙。

出岫無心雲傍日,歸巢有意澗鳴泉。

()

借騎白鶴訪茅君,琪樹秋聲隔夜聞。料得山中張道士,開門先掃鶴巢雲。

()

丹山碧水漾清暉,盡日經行徑路微。野老築場收稼早,溪翁舉網得魚肥。

青天萬里飛雲盡,黃葉千峰獨鳥歸。為報西山彭道士,月明今夜叩柴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