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班教案《小螞蟻過河》含反思適用於小班的科學主題教學活動當中,讓幼兒體驗玩水的樂趣,對操作活動感興趣,初步了解物體沉浮,激發幼兒探索、發現的樂趣,學習把沉、浮物體作簡單分類和記錄,快來看看幼兒園小班《小螞蟻過河》含反思教案吧。
活動目標:
1.初步了解物體沉浮,激發幼兒探索、發現的樂趣。
2.體驗玩水的樂趣,對操作活動感興趣。
3.學習把沉、浮物體作簡單分類和記錄。
4.培養探索自然的興趣。
5.在交流活動中能注意傾聽並尊重同伴的講話。
活動準備:
1.木塊,石頭,泡沫,點心盤、鑰匙、玩具(幼兒操作材料)。
2.記錄紙人手一份,螞蟻過河圖片。
活動過程:
一、 情境導入
師:今天天氣真好,小動物們出來玩了,瞧,這是誰呀?(螞蟻)
師:小螞蟻爬著爬著餓了,發現遠處有棵蘋果樹,就爬過去,可是面前出現了一條小河,請小朋友幫螞蟻想辦法怎麼才能過河?
二、 認識沉與浮現象。
1.師做實驗,先放石頭。
師:“瞧,這些材料誰能幫螞蟻過河呀?我們先拿石頭來試一試”
問:你發現了什麼?石頭怎麼啦?
師小結:由於石頭比較重,放在水中會掉下去,這種現象我們叫“沉”,會沉下去的材料,能當螞蟻的小船嗎?
2.師第二次做實驗,放泡沫
問:你發現了什麼?
師小結:由於泡沫比較輕,放在水中會飄在表面上,不會掉下去,這種現象我們叫“浮”。現在我們把小螞蟻放到上面,你們看它過河了嗎?
3. 鞏固幼兒對沉浮現象的認識
剛才我們看了,放在水中,比較重的東西會掉下去的,我們叫它“沉”,不會掉下去的,我們叫它“浮”。
(活動反思:從這個環節上看,孩子對沉與浮的現象,能具體地表述出來,也對此活動很感興趣。但在讓幼兒對比石頭與木頭的環節上,由於所取的材料不合理,石頭太小了,而木頭卻較大,在視覺上,給孩子造成干擾,因此有的孩子認為木頭比較重,導致無法讓孩子準確的判斷:石頭與木頭哪個比較重,哪個才會沉下去。如果選擇與木頭一樣大的石頭,幼兒便可以一眼看出,石頭比較重的原理。因而也不會在此環節上浪費太多的時間。)
三、 幼兒操作,並記錄操作結果。
1.幼兒認識材料
師:現在請小朋友來幫螞蟻想辦法,看,老師為你們準備了很多的材料,看看有什麼?請小朋友把各種材料都拿來試一試,看看哪些東西會浮起來,可以當螞蟻的小船。
2.提操作要求和記錄方法
師:在玩的時候,老師也為小朋友準備了記錄單,如果這個材料會會浮起來,請把手上的貼貼紙貼在水面上,如果會沉下去,請把手上的貼貼紙貼在水底。
3.幼兒操作,教師指導記錄
四、教師評價
1.小朋友都做好了,我們一起來看一看
2.教師驗證
活動反思:
從記錄的結果上看,大部分孩子能準確記錄出沉浮的現象,其中盤子這一材料的實驗出現分歧,有的孩子記錄是沉,有的孩子記錄是浮,藉此機會,我進行隨機教育,讓不同結果的兩名幼兒現場操作,為什麼你認為是沉?而你卻是浮呢?兩個小朋友用同一種材料,為什麼結果是不同的呢?通過現場實驗,孩子知道由於放的方式不一樣,結果也是不同的,很好地利用教育契機,給孩子正確的引導。但在幼兒使用記錄卡的方面上看,由於記錄卡設計不太合理,有的幼兒把整張記錄卡都貼滿了,完全看不出是沉還是浮;如果老師在水盆中間畫條中介線,在中線以上表示沉,中線以下表示浮,就能很輕鬆地解決結果不分明的問題。)
《綱要》中指出:科學教育應密切聯繫幼兒的實際生活進行,利用身邊的事物與想像作為科學探索的對象。教師抓住幼兒園喜歡玩水的特性,創設遊戲情境,讓幼兒通過觀察、探索,激發幼兒的好奇心和探究慾望,幫助幼兒初步了解物體的沉浮現象。
教學目標的達成情況
活動中,教師為幼兒準備了魚缸、玩具,石頭,泡沫,點心盤、鑰匙、玻璃珠、記錄紙,螞蟻、蘋果樹圖片等材料,啟發引導幼兒與材料互動。幼兒參與的積極性非常高,而且能開動腦筋,大膽地說出自己發現的沉浮現象。在記錄的環節中,合理選擇粘貼紙的記錄方式,符合幼兒的年齡特點,操作起來簡便易行,還能進行簡單的評價。基本實現目標。
教師的教
1.創設遊戲情境。教師以“小螞蟻出來玩,肚子餓了,發現遠處有棵蘋果樹,想爬過去;可是一條小河擋住了去路,請小朋友幫螞蟻想想過河的辦法”的情境引入活動,形象生動的道具演示,吸引了幼兒參與探索的興趣,圍繞問題“周圍什麼都沒有,只有石頭和木頭,你們能用這些材料幫螞蟻過河嗎?”,展開思考。遊戲情境的創設符合小班幼兒的年齡特點,能調動起幼兒參與探索學習的積極性。
2.注重材料投放。教師在材料的投放中能充分考慮活動中幼兒的觀察,精心準備魚缸作為活動情境中的“小河”,讓幼兒直觀清楚地觀察到石頭、木頭在水中的沉浮現象;同時考慮小班幼兒的年齡特點,將探索的材料分組擺放在不同的操作區,改變以往教師為幼兒準備人手一份操作材料的投放形式,避免幼兒在操作過程中出現擁擠、混亂的現象,有利於幼兒專註觀察一種材料;另外還為幼兒準備了貼貼紙作為記錄的材料,在每個操作區投放記錄單,便於幼兒操作後,直接記錄操作的結果,解決幼兒獨立完整完成自己的記錄單存在的困難。
3.善於觀察啟發。能靈活駕馭課堂,善於觀察幼兒在操作中的表現,其中盤子這一材料的實驗出現分歧,有的孩子記錄是沉,有的孩子記錄是浮,我能及時抓住教育契機,讓不同結果的兩名幼兒現場操作,為什麼你認為是沉?而你卻是浮呢?兩個小朋友用同一種材料,為什麼結果是不同的呢?通過現場實驗操作展示,孩子知道由於放的方式不一樣,結果也是不同的,讓孩子知道,沉浮沒有絕對的定義。
4.評價鼓勵結合。最後環節教師能對所有操作材料在水中的現象再次進行進行一個總結,幫助幼兒梳理知識經驗,提升認識,再次利用記錄單將材料的沉浮現象一一呈現,並對幼兒的實驗結果給予肯定–獎勵一個大拇指,並出示圖片“大拇指”貼在幼兒操作正確的位置上,鼓勵幼兒,這也是一種適合小班幼兒特點的評價方式。
幼兒的學
整個活動幼兒都能積极參与,樂於探索發現,學習簡單的記錄方式,與同伴交流自己的發現,學習辭彙“沉下去”“浮起來”。
活動中的不足
1. 在讓幼兒對比石頭與木頭的環節上,由於所取的材料不合理,石頭太小了,而木頭卻較大,在視覺上,給孩子造成干擾,因此有的孩子認為木頭比較重,導致無法讓孩子準確的判斷:石頭與木頭哪個比較重,哪個才會沉下去。如果選擇與木頭一樣大的石頭,幼兒便可以一眼看出,石頭比較重的原理。因而也不會在此環節上浪費太多的時間。
2.最後老師的小結不夠到位。當所有的記錄表都在黑板上時,師應作出總結,把精髓的部分加以強調:原來石頭、金屬類、玻璃類的物品比較重,容易沉下去。而泡沫、木頭、比較輕的物品,所以容易浮起來。
3.記錄卡設計不夠合理,有的幼兒把整張記錄卡都貼滿了,如果老師在水盆中間畫條中介線,中線以上表示浮,中線一下的表示沉,可以避免貼滿的情況發生。
小百科:蟻科通稱螞蟻,節肢動物門,屬於昆蟲綱膜翅目,多為黑色、褐色、黃色或紅色,體軀平滑,或有毛刺、刻紋和瘤突。
...的紙船》含反思適用於中班的科學主題教學活動當中,讓幼兒懂得進行簡單的實驗記錄,大膽表達自己的發現,能觀察比較不同性質紙的吸水性,極探索紙的秘密,體驗發現的樂趣,快來看看幼兒園中班《不怕水的紙船》含反思...
...小螞蟻》含反思適用於中班的語言主題教學活動當中,讓幼兒大膽想像,能用部分代替的方式進行詩歌的仿編,理解詩歌內容,學習句式「小樹葉,變呀變,變成……」,感知詩歌趣味,樂意在集體前大膽表述,快來看看幼兒園...
...沉與浮》含反思適用於中班的科學主題教學活動當中,讓幼兒學會使用符號”↑””↓”做觀察記錄,能通過觀察發現幾種不同材質的物體在水中的沉浮狀態,發現比較、觀察能力,體驗沉浮遊戲的樂趣,願意積極...
...的故事》含反思適用於大班的語言主題教學活動當中,讓幼兒大膽想像,並能用較清晰的語言積極表達自己的想法,體會小螞蟻不怕困難,積極動腦的精神,初步理解故事內容,體驗開動腦筋,解決問題的愉快心情,體驗科學探...
...動態。 2、創造性地想象螞蟻過冬的有趣情景,培養幼兒對自然現象探究的興趣。 3、積極參與探索活動,萌發求知慾,體驗成功快樂。 4、對螞蟻有濃厚的興趣,熱愛生活樂於探索。 活動準備: 1、幼兒每人...
...作中帶來幫助! 活動目標: 1、通過多媒體幫助幼兒回憶螞蟻的外形特徵。 2、嘗試用三個橢圓形表現螞蟻的不同形態。 3、培養幼兒的技巧和藝術氣質。 4、培養幼兒的欣賞能力。 活動準備: 課件、...
...習工作中帶來幫助! 活動目標:1、通過多媒體幫助幼兒回憶螞蟻的外形特徵。2、嘗試用三個橢圓形表現螞蟻的不同形態。3、體驗幫助別人可以帶給自己快樂。4、讓幼兒體驗自主、獨立、創造的能力。5、培養幼兒的技巧...
...記錄紙人手一份。 活動過程 一、問題情境,激發幼兒興趣 1.師:秋天即將過去,冬天就要來臨。樹林裏的小螞蟻要到河對面運糧食準備過冬。請你幫小螞蟻想想看,有什麼辦法可以讓小螞蟻既簡單又安全地過河呢?...
...不同動態。2、創造性地想象螞蟻過冬的有趣情景,激發幼兒對自然現象探究的興趣。3、培養幼兒動手操作的能力,並能根據所觀察到得現象大膽地在同伴之間交流。4、引導幼兒能用輔助材料豐富作品,培養他們大膽創新能力。...
...五色花》含反思適用於小班的語言主題教學活動當中,讓幼兒初步體驗幫助他人的快樂,初步理解故事的主要內容,大膽想像花瓣的用途,樂於與同伴一起想想演演,激發兩人合作表演的興趣,快來看看幼兒園小班下學期語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