寄揚州韓綽判官

寄揚州韓綽判官朗讀

青山隱隱水迢迢,秋盡江南草未凋。

二十四橋明月夜,玉人何處教吹簫?

寄揚州韓綽判官譯文及註釋

譯文

青山隱隱約約綠水千里迢迢,秋時已盡江南草木還未枯凋。

二十四橋明月映照幽幽清夜,你這美人現在何處教人吹簫?

註釋

韓綽:事不詳,杜牧另有《哭韓綽》詩。判官:觀察使、節度使的屬官。時韓綽似任淮南節度使判官。

迢迢:指江水悠長遙遠。一作“遙遙”。

草未凋(diāo):一作“草木凋”。凋:凋謝。

二十四橋:一說為二十四座橋。北宋沈括《夢溪筆談·補筆談》卷三中對每座橋的方位和名稱一一做了記載。一說有一座橋名叫二十四橋,清李鬥《揚州畫舫錄》卷十五:“廿四橋即吳家磚橋,一名紅藥橋,在熙春臺後,……揚州鼓吹詞序雲,是橋因古二十四美人吹簫於此,故名。”

玉人:貌美之人。這裡是杜牧對韓綽的戲稱。一說指揚州歌妓。教:使,令。

參考資料:

1、彭定求 等.全唐詩(下).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6:1327

2、吳鷗.杜牧詩文選譯.成都:巴蜀書社,1991:133-134

3、蘅塘退士 等.唐詩三百首·宋詞三百首·元曲三百首.北京:華文出版社,2009:87

4、張國舉.唐詩精華註譯評.長春:長春出版社,2010:682-683

寄揚州韓綽判官創作背景

  此詩是杜牧被任為監察御史,由淮南節度使幕府回長安供職後所作,具體寫作時間約在唐文宗大和九年(835年)或開成元年(836年)秋。唐文宗大和七年(833年)至大和九年(835年),杜牧曾任淮南節度使掌書記,與韓綽是同僚。

  唐代的揚州,是長江中下游繁榮的都會,店肆林立,商賈如雲,酒樓舞榭,比比皆是,“每重城向夕,倡樓之上,常有絳紗燈數萬,輝羅耀列空中,九里三十步街中,珠翠填咽,邈若仙境”(《太平廣記》卷273引《唐闕文》)。“性疏野放蕩”的杜牧,在這樣的環境中,常出沒於青樓倡家,有不少風流韻事,韓綽在這方面是他同道,所以回到長安後寫詩寄贈。

參考資料:

1、於海娣 等.唐詩鑑賞大全集.北京:中國華僑出版社,2010:376-377

寄揚州韓綽判官鑑賞

  這是一首調笑詩。詩的首聯是寫江南秋景,說明懷念故人的背景,末聯是借揚州二十四橋的典故,與友人韓綽調侃。意思是說你在江北揚州,當此深秋之際,在何處教美人吹簫取樂呢?頹廢喧譁的地方更讓詩人懷念對面江南的青山綠水。

  唐文宗大和七年四月到九年初,杜牧曾在淮南節度使(使府在揚州)牛僧孺幕中作過推官和掌書記,和當時在幕任節度判官的韓綽相識。這首詩當是杜牧離揚州幕府後不久寄贈韓綽之作,具體寫作時間約在大和九年秋或開成元年秋。杜牧在韓死後作過《哭韓綽》詩,可見他與韓綽有深厚的交誼。

  前兩句“青山隱隱水迢迢,秋盡江南草未凋”。回憶想像中江南的秋日風光:青山一帶,隱現天際,綠水悠長,迢迢不斷。眼下雖然已到深秋,但想必溫暖的江南草木尚未凋零,仍然充滿生機吧。揚州地處長江北岸,但整個氣候風物,實與江南無異;不少詩人有“煙花三月下揚州”、“春風十里揚州路”的詩句,說明揚州在當時人的心目中,簡直是花團錦簇,四季如春;而詩人此刻正在北方中原地區遙念揚州,因而他自然而然地將揚州視為風光綺麗的“江南”了。“草未凋”與“青山”、綠水組合在一起,正突現了江南之秋明麗高遠,生機勃勃的特徵。詩人非常懷念繁華的舊遊之地,在回憶想像中便賦予揚州以完美。這兩句特意渲染山青水秀、草木常綠的江南清秋景色,正是要為下兩句想像中的生活圖景提供美好的背景。而首句山、水相對,“隱隱”、“迢迢”迭用,次句“秋盡江南”與“草未凋”之間的轉折,更構成了一種抑揚頓挫,悠揚有致的格調,詩人翹首遙思、懷戀繁華舊遊的感情也隱約表達出來了。

  “二十四橋明月夜,玉人何處教吹簫?”詩的三四兩句美景落到舊日同遊好友韓綽身上,點醒寄贈之意,趁此表現出揚州特有的美景佳勝,和自己對它的懷念遙想,詩人將回憶之地集中到“二十四橋明月夜”,因為此景最能集中體現揚州風光繁華獨絕、浪漫美麗。二十四橋,是唐代揚州城內橋樑的總稱,所謂“二十四橋明月夜”將活動場所集中在小橋明月,實際上等於說揚州明月夜,更加突出揚州的“江南”水鄉特點,杜牧在揚州作幕的兩年中,經常於夜間到十里長街一帶徵歌逐舞,過著詩酒流連風流放縱的生活。當時韓綽想必也常與詩人一起遊賞。詩人設問:

  此時此刻,你在二十四橋中的哪一橋上教歌女伎倡們吹簫作樂、流連忘返呢?“何處”應上“二十四橋”,表現了想像中地點不確定的特點,且以問語隱隱傳出悠然神往的意境。這幅用回憶想像織成的月明橋上教吹簫的生活圖景,不僅透露了詩人對揚州繁華景象,令風流才子們醉心不已的生活的懷戀,而且藉此寄託了對往日舊遊之地的思念,重溫了彼此同遊的情誼;既含蓄地表現了對友人的善意調侃,又對友人現在的處境表示了無限欣慕。

杜牧

杜牧(公元803-約852年),字牧之,號樊川居士,漢族,京兆萬年(今陝西西安)人,唐代詩人。杜牧人稱“小杜”,以別於杜甫。與李商隱並稱“小李杜”。因晚年居長安南樊川別墅,故後世稱“杜樊川”,著有《樊川文集》。 ...

杜牧朗讀
()

猜你喜歡

島上花枝系釣船,隋家宮畔水連天。江帆自落鳥飛外,

月觀靜依春色邊。門巷草生車轍在,朝廷恩及雁行聯。

()
杜牧 : 哭韓綽

平明送葬上都門,紼翣交橫逐去魂。

歸來冷笑悲身事,喚婦呼兒索酒盆。

()
毛友 : 康判官寄螃蟹

沙頭郭索眾橫行,豈料身歸五鼎烹。支解樽前供大嚼,胸中戈甲也虛名。

()
貫休 : 寄景地判官

渚宮江上別,倏忽十餘年。舉世唯攻說,多君即不然。

浦珠為履重,園柳助詩玄。勉力酬知己,昌朝正急賢。

()
彭汝礪 : 寄正夫判官

數竿嚴瀨釣魚綸,一幅淵明漉酒巾。天上舊傳公子貴,漢陰今見丈人真。

登山臨水能胥宇,問舍求田待卜鄰。欲作獨清無已甚,時將數字寄埃塵。

()
岑參 : 寄宇文判官

西行殊未已,東望何時還。

終日風與雪,連天沙復山。

()
齊己 : 寄歸州馬判官

郡帶女嬃名,民康境亦寧。晏梳秋鬢白,閒坐暮山青。

贈客椒初熟,尋僧酒半醒。應懷舊居處,歌管隔牆聽。

()
杜牧 : 寄浙西李判官

燕臺上客意何如,四五年來漸漸疏。直道莫拋男子業,

遭時還與故人書。青雲滿眼應驕我,白髮渾頭少恨渠。

()
李山甫 : 山中寄樑判官

歸臥東林計偶諧,柴門深向翠微開。更無塵事心頭起,
還有詩情象外來。康樂公應頻結社,寒山子亦患多才。
星郎雅是道中侶,六藝拘牽在隗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