彭而述

彭而述, (1605~1665)字子籛(jian),號禹峰,鄧州彭橋人,明末清初官吏、學者。清順治初年,任兩湖提學僉事,守永州道,後為貴州巡撫。永州失守後,被罷官,歸故里,飲酒賦詩,抒懷詠志。後得王鐸推薦,初補衡州兵備 道,任副使,再升任貴州按察使、廣西右布政使。後被舉薦雲南左布政使。後而述感到年事已高,與其追逐於戰陣戎馬之間,不如著書名山,隨作《歸田記》,歸鄉專事著述。彭而述被免官歸裡的十年間,著作甚豐,代表著作有《讀史亭集》16卷、《文集》12卷、《讀史外篇》8卷、《宋史外篇》8卷、《續讀史外篇》8卷,其中《南遊文集》、《明史斷略》、《滇黔集》等今已不存。《讀史異志》、《讀史別志》、《讀史新志》等,在前國立北平圖書館有藏。

()

人物生平

  彭而述祖籍在江西省臨江府新喻縣。其始祖彭資孔,字學聖,壯年時遊歷天下。行至鄧州西南禹山山麓,見禹山翠屏,茱萸河流錦,樂不思歸,便定居下來。以姓氏取村名叫彭橋。生子名沂清,以農起家。彭資孔老年時,又返歸新喻縣。自彭沂清,傳四輩而生彭彬,字斑均。彭彬是為彭而述之父。後來被清廷誥贈為中憲大夫,

  甲申三月,書禹峰老社兄,王鐸按察司副使。163年(明朝崇禎癸酉年),彭而述考中秀才。當時有關西名儒後來曾任陝西按察司副使之職的楊奇,知新野事。楊奇學識廣博,惠政愛民。彭而述為繼續求學上進,便親自攜帶平時習作文稿十餘篇,慕名前往新野,拜見楊奇,以求高師指教。楊奇見彭而述偉岸英俊,文采煥然,甚為嘉許。並每月給紋銀二十兩,資助彭而述繼續攻讀。從此以後,彭而述就寓居在新野縣城打鐘寺,閉門讀書。楊奇又諭寺僧:彭相公在此讀書,早晚用心奉侍,休以平常人視之。並給示寺門閒人竟不得入內。1636年(明朝崇禎丙子年),彭而述參加舉子考試,以河南試錄第十九名而考中舉人。

  明崇禎十三年(1640年)進士,官授山西陽曲縣令,不滿三年,因母親去世,更兼農民大起義而去官。崇禎十七年(1644年)甲申年,明朝滅亡,清軍入關,始懷明背清之志而遊走,寄望於南明朝,兩年後失望而歸,環境所逼加之用世之心熾烈使他終仕清朝。順治四年 (1647 年),英親王巡湖廣,推薦他為兩湖提學僉事,後遷永州道參議,次年春,謁見平南大將軍定南王孔有德,受賞識而被薦為貴州巡撫。赴任時遭叛將攻擊,苦戰不勝,且永州失陷,遭彈劾而被免官。歸裡後,賦閒於家鄉,讀書著述,賦詩飲酒。順治十四年(1657年),滿懷不甘之心北遊京華,謁尚書王永吉,被薦至洪承疇長沙軍前,陳述黔、楚山川形勢,戰守方略,詳細而周密,受賞識,奏補衡州兵備道副使,任雲南右布政使事。後調廣西參政,分守桂林道。因平僮酋莫扶豹之亂有功,後又擢升為貴州按察使。平西王吳三桂征討水西土司安坤時,獻"分而制之,孤立元凶"之策,三桂用之,誅安坤,遷廣西右布政使。三桂上疏薦為雲南左布政使,不就,上疏辭歸。三桂留之,會有詔召,遂行,出會城三十里,一夕無疾卒。

  據說而述“長身修髯,聲若洪鐘,一飲能盡數升,一食能盡一彘肩”。夙有奇負,好談兵事,有磨盾橫槊之氣,不可一世之慨。舉子時“參熊文燦軍,張獻忠勢窮偽降,禹峰力言其偽,乞即誅之以杜後患。文燦意在苟安,受其降。獻忠旋降旋叛,卒成大禍。由不用禹峰謀也。”成進士時,思陵校武,命射,九發九中。

  彭而述一生,生當明末清初動盪的歷史時期,初仕於明,時短而不著;後仕於清,頗有軍功政績顯彰於西南邊陲。就其思想而言,彭而述深受儒家正統思想的影響:一者,積極用世、建功立業、功成身退的思想佔據他思想的主流,主宰了他的一生。因此,他於晚明時代科舉以求仕,並最終擺脫懷明而厭清的狹隘的民族觀念而不止一次地進謁求仕,終至功成名就。實現了儒家宣揚的知識分子的人生最高理想,表現在其詩作中。有懷才不遇的苦悶和功成名就的自豪的感情抒發。二者,儒家仁民愛物的思想在他的詩作中有突出的表現。他的詩關注時事,關心民瘼,詛咒征伐;相應地,對統治階級敲骨吸髓的征斂及其紙醉金迷的腐朽生活亦進行了揭露和抨擊。

彭而述的詩文

弓鳴落日帝城邊,節鎮旌旗出使年。雪苑寒雲樑殿闕,朱仙父老宋山川。

十年水旱褰帷裡,八郡瘡痍畫戟前。聞說宣房煩璧馬,好從河伯問桑田。

()

二月春風已送寒,詔書昨日下長安。宦遊不謂邊城苦,遠別其如知己難。

孝武石鯨昆水動,日南銅柱海光寒。鷓鴣亭子梅花驛,萬里徵人馬上看。

()

飛樓縹緲著江干,霜鬢登臨記往年。隔岸春城浮檻外,亂帆斜日到樽前。

山連秦蜀開荊甸,水下東南盡楚天。回首滄桑生感慨,孫劉興廢幾茫然。

()

遺恨行舟阻太行,難堪此日又瀟湘。安東未遂憐溫嶠,《黨錮》無名恥範滂。

萬里依人空作客,十年遇主尚為郎。蕭騷短鬢經秋日,雁杳江城憶故鄉。

()

六詔彫殘舊戰場,青山無恙一鬆長。王孫老去荒祠在,頗耐興亡是夕陽。

()

春城煙雨酒盈卮,大別山前賦別離。黔郡猶傳秦歲月,昆明應識漢旌旗。

千盤路上檳榔塢,一線天開玳瑁池。他日益州來驛使,武昌雲樹足相思。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