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勰

劉勰(約公元465——520),字彥和,生活於南北朝時期的南朝梁代,中國歷史上的文學理論家、文學批評家。漢族,生於京口(今鎮江),祖籍山東莒縣(今山東省莒縣)東莞鎮大沈莊(大沈劉莊)。他曾官縣令、步兵校尉、宮中通事舍人,頗有清名。晚年在山東莒縣浮來山創辦(北)定林寺。劉勰雖任多種官職,但其名不以官顯,卻以文彰,一部《文心雕龍》奠定了他在中國文學史上和文學批評史上的地位。

()

人物生平

  南北朝宋泰始初年(公元465年),劉勰生於京口(今鎮江),字彥和,原籍東莞(今山東省莒縣境內)。祖父靈真,宋司空秀的弟弟。父親叫劉尚,曾擔任越騎校尉。劉勰很早就成了孤兒,他發憤圖強,熱愛學習。因為家裡太窮而沒有娶妻結婚,和沙門的僧人住在一起,十多年後,他對那些經文都很精通。他分門別類地整理了這些經文,抄錄下來,還為經文寫了序言。如今定林寺裡面藏的經文,都是劉勰編寫修訂的。天監初年,劉勰開始擔任奉朝請,兼職做中軍臨川王巨集的祕書,後升職擔任車騎倉曹參軍。擔任太末縣縣令時,政績清正廉潔。兼任東宮諮詢專家時,劉勰向皇上建議佛教和道教都應該與其他的宗教祭祀一起改革。皇帝下詔書討論此提案並按劉勰所提建議通過。後升任步兵校尉。奉皇命和慧震在定林寺撰寫訂證經文,後請求出家,帝允許出家,改名慧地。不久去世。

  32歲時開始寫《文心雕龍》,歷時五年。

  卒年歧說甚多。一說卒於樑普通元年(公元520)和二年(公元521年)之間,一說卒於樑大同四年(公元538)和五年(公元539年)之間。

評價

  劉勰能在距今1500餘年之遙,提出這如許之多的至今難超其苑囿的精闢修辭理論實為難能可貴。其修辭之論,既有理性的闡釋,又有言證、事證,既涉文章內容形式,又關作者思維、氣質、涵養、才情。他能從美才、美德、美情與美辭美文的關係方面,闡釋情動而辭發、因內而符外的修辭美學觀,他承認“物色之動,心亦搖焉”,“情以物興,故義必明雅;物以情睹,故辭必巧麗”,儘管當時還沒有堂皇的辯證唯物主義之說,然而在今天看來,這完全符合這種觀點。在這種觀點指導之下,他從內容決定形式的認識出發,建立了系統的剖情析採理論,他從歷史唯物主義和現實唯物主義的認識出發,提出了“時運交移,質文代變”,“文變染乎世情,興廢系乎時序”,這種選擇繼承、據時創新的修辭觀,這種服務於時代的“時文”修辭觀,時至今日,也是必須遵循的一條修辭美學原理。

劉勰的詩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