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封懷

陳封懷,中國植物園創始人之一。1926年畢業於東南大學,1934—1936年為建立廬山植物園而留學英國愛丁堡皇家植物園。後歷任廬山植物園、南京中山植物園、武漢植物園、晚年任中科院華南植物園主任(廣州),後任中國科學院華南植物研究所名譽所長,與年齡相差不大的三叔陳寅恪時相過從,十分歡洽,給了寂寞中的陳寅恪很大的寬慰。

()

人物生平

  陳封懷,1900年5月16日生於江蘇南京市,祖籍江西省修水縣竹塅裡。曾祖父陳寶箴,曾國藩稱之為“海內奇士”,曾任湖南巡撫,提倡振興,與譚嗣同、梁啟超等創設時務學堂、算學堂、湘報館、南學會、武備學堂等,戊戌政變後,因舉薦楊銳、劉光弟為軍機章京而遭革職;祖父陳三立,進士,授吏部主事,戊戌政變與父同時被革職,後潛心於詩文,是同光體詩派代表人物,近代江西詩派的領袖;父親陳衡恪,乳名師曾,又號槐堂,曾東渡日本留學,歸國後致力美術教育與研究,工詩文書畫,任教南通師範、湖南第一師範等,後任北京美術學校國畫教授,所繪《北京風俗圖》轟動一時,題詠者甚眾,是民初國畫大師,著有《中國繪畫史》等。陳封懷出生後一個月,母親便去世,幼年,大部分時間跟隨祖父母;父親自日本學成歸國,任教南通及上海,他便隨父赴南通、上海,故自小便受到父、祖父母良好的文化薰陶。

  陳封懷在南通和上海唸完小學後,以優異成績考入南京金陵中學,繼而升入教會開辦的金陵大學,就讀於農科,師從著名植物學家陳煥鏞。1925年,震驚中外的“五卅”慘案發生後,神州大地反對帝國主義的革命浪潮一浪高過一浪,陳封懷為愛國熱情所驅使,憤然離開金陵大學,轉入國人創辦的東南大學。這兩所學校學分不銜接,他寧可犧牲一些學分,延遲一年畢業也在所不惜。

  由於在大學裡受到著名植物學家陳煥鏞在植物學上的引導,陳封懷對植物學產生了濃厚的興趣。1927年,他在東南大學農學院畢業後,先後在吳淞中國公學、瀋陽文華中學執教一年,又在清華大學任助教兩年,便加入了設在北平以研究動植物分類為主的靜生生物調查所,接連5年在河北以及東北三省進行植物調查和標本採集,積累了豐富的實踐知識,發表了有關鏡泊湖植物生態和河北菊科植物的論文。1934年參加公費出國留學考試,以優異成績被錄取,進入英國愛丁堡皇家植物園研究、學習,在當時世界著名的植物學家(W.Wright史密斯(Smith)指導下,研究報春花科、菊科以及植物園的建設和管理;留學期間,他還到英國的邱園以及德國、法國、奧地利等各大標本館作短期研究工作。自1936年學成歸國,50多年來,他一直奮鬥在祖國科研和教育戰線,曾歷任廬山植物園主任、中正大學園藝系教授、江西省農業科學研究所副所長、中國科學院南京中山植物園副主任、武漢植物園主任、華南植物園主任、華南植物研究所所長,還兼任廣東省植物學會名譽理事長、中國建築學會、園林學會顧問,為中國的科學事業,特別是植物園的建設事業作出了傑出的貢獻。

  1993年4月13日19時20分陳封懷因病逝世。但是,他留給我們的中國植物園事業,他和他的學生完成的報春花科、菊科的研究成果,猶如蒼松翠柏,永遠蔥鬱;他為植物科學事業奮鬥終生的高尚品德,也將永遠激勵後人!

  中國近代植物園的創始人之一

  植物園是收集、儲存、研究和利用植物的基地,也是具有園林外貌和科學內涵的科普教育園地。早在公元前100多年的漢代,中國便出現了原始形態的植物園——上林苑;隨後,各朝各代都有一些植物園的雛形出現,如宋代司馬光的獨樂園,明代周定王朱在開封附近建立的種植救荒本草的“圃”,明代徐光啟在上海徐家彙建立的種植試驗園,清代吳其浚在河南固始建立的東墅花園等等。但嚴格來說,中國具有符合科學定義的植物園,還是近代科學發展影響下西學東漸的結果。

  19世紀末20世紀初,中國先後出現過臺灣恆春熱帶植物園、熊嶽樹木園、筧橋植物園、中山陵園紀念植物園等。但是,這些植物園有的是外國人為掠奪中國豐富的植物資源而建造的,有的僅為教學實驗以及點綴大型陵墓而建立的,卻沒有一座中國人自己創辦的、較大而又正規的、供植物研究的植物園。當時,中國許多在海外研究、留學的植物學工作者,發現許多國家的植物園都在大量蒐集和研究中國的植物,甚為揪心。胡先驌第二次從美國哈佛大學留學歸來,在建立靜生生物調查所時,便下決心要在中國創辦一座像樣的植物園。陳封懷參加靜生生物調查所工作後不久,即受命尋覓可供建造植物園的園址。他曾騎著毛驢,行進在香山道上,也曾披星冒雨,遠走妙峰山,但都因各方面條件限制,悵然而歸。1933年冬,靜生生物調查所和江西農業院合作建立廬山森林植物園之議成,陳封懷便在廬山山上、山下忙碌開了。1934年8月20日,他參加廬山森林植物園成立大會後,便赴英國留學,學習植物園的科學與藝術,潛心研究報春花科和菊科植物。1936年,陳封懷學成歸國前,由於他學習勤奮、嚴謹以及聰穎,深受賞識,加之當時日軍已入侵中國東北,一場全面的戰爭即將爆發,師友均挽留他在英國工作,但他婉言謝絕了。歸國後,他又放棄留在大城市工作的機會,毅然回到他的故鄉——江西,來到闊別兩年的廬山森林植物園,任技師兼副主任,為植物園的建設和發展辛勤工作,在短短的3年間已使植物園初具規模,並確定了以引種松柏類植物為主要方向。但正當廬山森林植物園的建設蓬勃開展的時候,1938年日本侵略軍攻陷馬當後又打下九江,在植物園其他領導人先期撤離廬山之後,他仍然堅守崗位,直至廬山能聽見炮聲時,他才在工人的勸說下,灑淚離開廬山,輾轉到江西泰和中正大學園藝系任教,直到1946年。抗戰剛結束,陳封懷馬上回到廬山,儘管呈現在他面前的是滿目荊棘,斷瓦殘垣,建築全部被毀,過去引種栽植的珍貴植物損失殆盡。在這樣極端艱難困苦的條件下,他果敢地挑起了恢復建園的重擔,出任園主任。他團結職工,在僅存四壁的房子上,蓋上茅草,住了下來;在經費來源斷絕的情況下,借錢印刷出售種苗的目錄,用向國外出售種苗等生產自救辦法,籌集資金,恢復和發展植物園;他同時兼任中正大學教授,定期步行上、下廬山,以授課所得,貼補職工生活,彌補植物園的支出,堅持創業。此時的陳封懷不僅要與艱難困苦的條件作鬥爭,還要與破壞植物園的行為進行鬥爭。1948年秋,蔣介石、宋美齡為了裝飾他們在廬山的別墅——美,一天派了四個彪形大漢到廬山植物園,強行挖掘鮮豔如丹的紅楓。陳封懷不畏強暴,挺身而出,說:“紅楓不能挖,樹木是植物園的,我的責任是保護”。以凜然正氣,迫使那幾個挖樹的訕訕而退。此後,當時的江西省省長王陵基為此曾“宴請”他,要他“割愛”,當時的廬山管理局局長為此威逼他,他都絲毫不為這一切所動。中華人民共和國建立前夕,國民黨軍隊的散兵遊勇,趁撤退之機,在廬山大肆搶劫,搜刮民財,人們紛紛逃避,他卻與職工一道,臨危不退。一天深夜,國民黨的散兵遊勇以土匪的面目出現,將他捆綁起來勒索錢財,幸好第二天,中國人民解放軍登上了廬山,他才得到瞭解放,也使中國當時惟一的植物園儲存下來了!

陳封懷的詩文

匡廬雲霧繞天空,名茶育出此山中。

陸羽未嘗真風味,紅袍原在月輪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