孫魴

孫魴(940年前後在世),字伯魚,江西樂安(全唐詩作南昌)人,為五代南唐著名詩人。

()

人物生平

  孫魴出身貧寒,但從小聰明好學。唐廣明元年(880),黃巢起義軍佔領長安,僖宗逃往成都,都官員外郎鄭谷避隱故鄉宜春仰山書屋。孫魴慕名前往,拜鄭谷為師。孫詩頗似鄭體,清婉明白,不過分追求華麗辭藻,民間俚語皆能入詩。遂以詩行於世。

  唐景福元年(892),楊行密任淮南節度使,蘇州、揚州、金陵一帶雖經戰亂,依然是一派繁華景象。詩人沈彬、李建勳先後來到金陵,此時,孫魴參與射策考試,被楊行密命為都官從事。孫與沈、李結為詩社,經常一起飲酒唱和。吳天祚三年(937)十月,鎮守金陵的徐知誥廢吳帝,改國號為南唐,並招攬人才,不少文人逸士宿儒為他所用。孫魴被授以宗正郎。

  孫魴有詩集五卷,但失傳。《全唐詩》存其詩30首,詞5首,句4條,雜曲歌詞5首。其《題金山寺》、《甘露寺》二首膾炙人口。金山寺為潤州(今江蘇鎮江)著名寺廟,歷代騷人墨客題詠甚多,但自唐代張祜吟出“僧歸夜船月,龍出曉堂雲”名句後,沒人敢再題詠。直到孫魴吟出“天多剩得月,地少不生塵”佳句,時人無不叫絕,認為“騷情風韻,不減張祜”。元代辛文房編纂的《唐才子傳》列有孫魴傳介。

孫魴的詩文

梅嶺舊聞傳,林亭勢峞然。登臨真不易,幽勝恐無先。

楚野平千里,吳江曲一邊。標形都大別,洞府豈知焉。

()

遊子未歸去,野花愁破心。(春日途中,《吟窗雜錄》)

劃多灰漸冷,坐久席成痕。(《江南野錄》)

()

佳卉挺芳辰,夭容乃絕倫。望開從隔歲,愁過即無春。

體物真英氣,餘花似庶人。蜂攢知眷戀,鳥語亦殷勤。

()

莫將紅粉比穠華,紅粉那堪比此花。隔院聞香誰不惜,

出欄呈豔自應誇。北方有態須傾國,西子能言亦喪家。

()

青苞雖小葉雖疏,貴氣高情便有餘。渾未盛時猶若此,

算應開日合何如。尋芳蝶已棲丹檻,襯落苔先染石渠。

()

把筆臨芳不自怡,首徵章句促妖期。已驚常調言多鄙,

遽捧高吟愧可知。絕代貞名應愈重,千金方笑更難移。

()